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草书书法练习入门【精选11篇】正文

《草书书法练习入门【精选11篇】》

时间:

中国书法是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文化宫殿中,享有着特殊的地位并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草书书法大全欣赏: 1

草书书法大全1

草书书法大全2

草书书法大全3

草书书法作品欣赏: 2

草书书法作品欣赏1

草书书法作品欣赏2

草书书法作品欣赏3

草书书法作品欣赏4

草书书法作品欣赏5

草书法字写法欣赏: 3

草书法字写法1

草书法字写法2

草书法字写法3

草书书法练习入门写好草书的方法 4

草书应该是一种结体严格、书写规范的书体,这有别于任意潦草的乱写。所谓:“草字离了格,神仙也不识”。这里的“格”,就是草书书写的基本法则和规范。但是,我们仍能见到古今今草书家的书作中,有不顾字形而任意驰骋的结体,这是不值得称道的风气。下面告诉大家正确书写草书的方法。

1、悬肘、悬腕是书写草书的基本功。

2、笔力不是用力下压笔端而产生的。所谓笔力:是发自腰、臂、肘而达于手腕、手贯注于笔端的内在力量。这样才能达到“力透纸背”的程度。

3、草书的书写并不要求快,先做到结体、笔画到位,待熟练后自然能快。等到书写熟练了,也应该“当迟则迟,当速则速”。大体上说,点、画要慢;圆转稍快。

4、多读帖。认识帖中要学的字,牢记结体、笔顺,并熟练掌握。想写的文字认真查对结体。千万不可凭想象独立创造。否则一定会弄出笑话来的。

5、草书的总则虽然是“连、省、变、代”,连是第一位,但不是要求每字每笔都连,除了笔连,还有丝连和意连。

6、草书的结体中,为求得连笔,每笔相连,一字中出现许多圆圈,显得很热闹,这种做法被认为是低俗、浅薄,是决不可取的。如果真要写出圆圈,也不要写出一个个象圆规画出的圆来。力求这些圆面貌各异,各不相同。

著名草书书法欣赏: 5

著名草书书法1

著名草书书法2

著名草书书法3

中国书法之草书的介绍: 6

1、名称演变

早期草书是跟隶书平行的书体,一般称为隶草,实际上夹杂了一些篆草的形体。初期的草书,打破隶书方整规矩严谨,是一种草率的写法。称为"章草",章草是早期由草书和汉隶相融的雅化草体,波挑鲜明,笔画钩连呈"波"形,字字独立,字形扁方,笔带横势。章草在汉魏之际最为盛行,后至元朝方复兴,蜕变于明朝。汉末,章草进一步"草化",脱去隶书笔画行迹,上下字之间笔势牵连相通,偏旁部首也做了简化和互借,称为"今草",今草是章草去尽波挑而演变成的,今草书体自魏晋后盛行不衰。到了唐代,今草写的更加放纵,笔势连绵环绕,字形奇妙,变化百出,称为"狂草",亦名大草。

2、发展

从草书的发展来看:草书发展可分为早期草书、章草和今草三大阶段。早期草书是跟隶书平行的书体,一般称为隶草,实际上夹杂了一些篆草的形体。初期的草书,打破隶书方整规矩严谨,是一种草率的写法。称为“章草”。章草是早期限草书和汉隶相融的雅化草体,波挑鲜明,笔画钩连呈“波”形,字字独立,字形遍方,笔带横势。章草在汉魏之际最为盛行,后至元朝方复兴,蜕变于明朝。汉末,章草进一步“草化”,脱去隶书笔画行迹,上下字之间笔势牵连相通,偏旁部首也做了简化和互借,称为“今草”。今草,是章草去尽波挑而演变成的,今草书体自魏晋后盛行不衰。到了唐代,今草写的更加放纵,笔势连绵环绕,字形奇变百出,称为“狂草”,亦名大草。到了今天,草书的审美价值远远超越了其实用价值。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草书符号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笔画带钩连,包括上下钩连和左右钩连。隶化笔法的横势倾向,为左右钩连的草化提供了依据。章草笔法用“一”形,今草笔法用“s”形。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运笔放纵、点画狼藉的又称大草或狂草。

书法技巧:开启草书大章法的钥匙 7

草书有章草、小草及大草之分,大草又叫狂草、醉草、颠草、全草、连绵草、一笔书等。大草是唐朝张旭发明。看了北京奥运会,晓得运动项目都有前三名,金银铜牌,联想到书艺,楷书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行书是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苏轼《寒食帖》。小草是王羲之《十七帖》、孙过庭《书谱》、智永《千字文》,狂草的前三名是张旭《古诗四首》、怀素的《自叙帖》以及黄庭坚的《诸上座》。

现在,我给大家一串开启草书大章法的钥匙。

第一把钥匙:“分组”。古代纸质书法作品很小,书法用纸也是逐步做大的,三市尺等于一公尺,一市尺大约33公分。汉代的尺,只有23.2公分,象现在一块瓷砖大小。如上海博物馆曾展出的陆机“平复帖”。明清始,纸质书作越来越大,有八尺,丈二,丈八,还有更大的。就是扇面作品,有人搞得比四尺整张还大。由于面积变化,带来整个空间关系发生根本变化。书法作品中的对比关系,不是一个字和另一个字的对比,而是一个局部和另一个局部的对比,一个块面和另一个块面的对比,增加了造型元素对比的关系量。这就要变字为组,一组字与另一组字进行对比和变化,组可大可小,或三字一组,或五字一组,根据作品面积大小,调整组的容量,但不要每组字数一样。由于对比关系明显,增强了作品的视觉效果,对比关系的反差越大,视觉效果就越强,作品就越显得大气。

字组的组合分两种,一是几个字一气写成叫笔势组合;二是几个字笔画虽不连,但字距很小很紧,甚至某字的某一笔画穿插到另一字的空挡之中。另外,形状和形状组合叫体势组合。分组书写是一把“总门钥匙”。

第二把钥匙:“节奏”。节奏是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反映在书法上则是轻重与快慢,就是书写的力量与速度。草书中书写的力量与速度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它不但体现在点画、结体中,也体现在字组、每行和整幅作品之中。不要力量,速度均匀,从头到尾一个状态,一味快等于一味慢,都只会产生“平”的效果。节奏靠力量和速度的不等式快慢交叉而形成,“平”不会产生节奏。一行中,有快或慢的组合,加上第一要素交替出现,形成大小、粗细、倚正、浓淡、开合、聚散、轻重的对比。有了变化,行轴线就不会始终垂直,也产生意境,使作品生动活泼,给人以美感和愉悦。

第三把钥匙:“贯气”。贯气即指从头到尾,全面彻底穿过和连通。一副作品,点画之间顾盼呼应,字与字之间遂势瞻顾,行与行之间递相映带,打叠成一片,那么,整幅字意气相聚,精神挽结,给人一种笔势流畅,气息贯注,神完气足的艺术享受。简言之,贯气关系到书法作品是否气韵生动,神采飞扬。汉末蔡邕说:“书之大局以气为主。”唐张怀瑾说:“作书必先识势。”都是论及贯气的重要性。

第四把钥匙:“对比”。指两种事物的比较。对比双方相互依存,对立统一,艺术的魅力就是不断制造矛盾又解决矛盾,文学上的“上下”、“左右”是对偶词。书法中的对偶词有50多种,如点画主要强调粗细与方圆对比,结体强调大小及正斜对比,墨色上强调浓淡及枯润对比,章法强调疏密及虚实对比。四个方面八种对比。不要搞三个一样,点画粗细一样,字体大小一样,墨色浓淡一样,那不是作品而是作业。对比是平面构成的核心,离开对比,也就离开了书法艺术。

第五把钥匙:“均衡”。指对立的各方在数量或质量上相等或相互抵消。正书是静态字,讲究分布均匀;草书是动态字,同样应讲究分布。“对称”要做到不对量,“平衡”要做到不平分。

“章法”一词来自文字修辞,指文章的组织结构;“构图”一词来自美术用语,指绘画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把要表现的对象适当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画面。“布局”来自弈棋,排兵布阵考虑厉害得失。所谓“无意于佳而佳”是骗人的鬼话,要努力做到象徐渭讲的:“极有安排而了无痕迹”,既静心安排,又看不出安排后的一点蛛丝马迹,这才是高手。王铎在条幅上的处理能力举世无双,他喜欢写三行字的条幅,后人给他起外号“王三行”。

要用好钥匙必有窍门,有的须“插到底,向上顶”,有的要反复调整距离,有的须两把钥匙一起开,书者要把握“细节”,而“细节决定成败”。艺术成就是应学习的深度不同,理解的程度不同而引出的效果不同,诚如棋界的“妙招”,高手一眼看出,水平稍高则要想一想才叹服,水平差的要看几步才领悟,而水平最差的可能棋下完,也不知“妙招”在何处。

草书书法练习入门学草书难在哪里 8

篆、隶、楷、行、草,草是最难写的一种书体。我国书法艺术是线条艺术,不断演变,产生了今草书,草书体则达到了线条美的极致。

草书之难,在于草书将篆隶楷行诸体之笔意融会贯通浑然一体,却又不可得见端倪。对此,刘熙载说得好:“草书之笔划,要无一可移他书,而他书之笔意,草书却要无所不悟”。

草书之难,又在于点划与点划、结体与结体、此行与他行有着连绵不断地紧密呼应关系,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

草书之难,还在于一字数体,或同体异字,其变化“似无定则”,而又“毫厘必辨”,有着严格变化的限度。如“知、去”等。

草书之最难者,还是在于通过线条所组成的形体,表达书者的素养、人品、气质、阅历和思想感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表达的越深刻、越强烈,艺术的境界就愈高。

草书之难甚多,蔡希综《法书论》中说草书尤难。包世臣曾“自谓于书道颇尽其秘”也说“惟草书至难”。草书自身正其律,篆书备其骨,楷书规其法,还要做学问、立人品,确实很难。面对这些尤难、至难的问题,我认为只要肯于、敢于、恒于实践和探索,一定会达到理想的黄金彼岸。

草书的性情表现: 9

草书性情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受书家创作状态的影响。孙过庭在《书谱》中“五乖五合”之说,除“时和气润”与“风燥日炎”,“纸墨相发”与“纸墨不佳”是讲书写的气候、环境、工具等客观条件外,“神怡务闲”与“心遽体留”、“感惠徇知”与“意违势屈”,“偶然欲书”与“情怠手阑”均是讲书家心情、思绪、身手等主观因素,这些因素组合便构成书写或创作状态。运动员在竞技比赛中的状态好常常可以创造佳绩。同样,“五合交臻,神融笔畅”,书家创作状态好常常可以出佳作不过,创作状态只是左右书家能否稳定发挥、抒展性情,“神来之笔”这样超水平发挥的情形可能出现,但超水平也是有限度的。“沉着痛快”,古人曾用来论诗。明丰坊《书诀》用到书法上:“古人论诗之妙,必曰沉着痛快、惟书亦然,沉着而不痛快,则肥浊而风韵不是,痛快而不沉着,则潦萆而法度荡然。”此论通常以用笔之法解读,即用笔运锋需沉厚而不凝滞,酣畅而不佻薄。深以为然。

然而,此论还应包括另一层含义,那就是书写状态。不“沉着”,功力难以施展,不“痛快”,性情难免压抑。沉着痛快是“五合”的延伸,是书家作草,特别是作枉草情景下的理想状态。酒酣“作书也是一种状态。”酒酣时作书,天性发挥达到最佳状态,理性后退,却不可尽失,而是在恍惚间与满纸狂态的意象表现中不致失理。(徐利明《中国书法风格史》)天性是与生俱来的,理性则是后天经过训练才形成的,它表现为一定的规范。书家创作,天性与理性并存,但有度的不同。一般情况下,作草书时天性的成分会增加,理性的成分会减少,酒的作用无疑是这种“增”和“减”的催化。但理性减少也有度,它需要书家意识清醒或半清醒状态下的自我调节。所以,“酒酣”不是醉。一旦真醉,则全无理,性与清醒可言了。

草书书法欣赏 10

草书书法1

草书书法2

草书书法3

草书书法4

草书书法5

书法之今草的特点: 11

笔画连绵回绕,文字之间有联缀,书写简约方便。

章草——今草——狂草;一脉相承。

1、今草亦称“小草”。草书的一种。始于汉末。是对章草的革新。笔画连绵回绕,文字之间有联缀,书写简约方便。

2、章草是“今草”的前身,与“今草”的区别主要是保留隶书笔法的形迹,上下字独立而不连写。

3、狂草,属于草书最放纵的一种,笔势相连而圆转,字形狂放多变,在今草的基础上将点画连绵书写,形成“一笔书”,在章法上与今草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