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七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正文

《七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

时间:

学习是把知识、能力、思维方法等转化为你的私有产权的重要手段,是“公有转私”的重要途径。你的一生,无法离开学习,学习是你最忠实的朋友,它会听你的召唤,它会帮助你走向一个又一个成功。

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1

《陋室铭》

一、文学常识

《陋室铭》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字梦得。他政治上主张革新,曾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专政和藩镇割据。王叔。新失败后,他屡遭放贬。本文就是他被贬为和州刺史的时候写的。后经人推荐,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著有《刘宾客集》,也称《刘梦得集》。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

二、背诵默写

1.本文紧扣“陋室不陋”立意。开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隐喻陋室具有“名”“灵”的性质。由此引出全文主旨的句子:惟吾德馨。

2.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惟吾德馨。

3.结尾点题句是:何陋之有?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写主人生活环境清雅的骈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6.表现陋室主人生活雅致的句子是:调素琴,阅金经。

7.表现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作者运用典故,表明自己虽然身居陋室,却同古代圣贤一样安贫乐道,具有远大抱负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9.“何陋之有?”语出《论语》,原句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0.“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提及两个历史人物,一个是三国时蜀国的政治家诸葛亮,一个是西汉时的文学家扬雄。

11.文中实写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虚写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三、注意字词读音

馨 苔痕 鸿儒 案牍 诸葛 西蜀

四、古今异义

1.谈笑有鸿儒 古义:大,渊博。 今义:大雁

2.无案牍之劳形 古义:身体。 今义:形状

五、一词多义

1.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助词,放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何陋之有?(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2.则:有仙则名(则:就,那么)

至则无可用(则:却,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