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我的【最新5篇】》
这不是童话作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这次为您整理了这不是我的【最新5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这不是演习” 篇1
这不是“演习”
保德选煤厂南部生产车间 韩兆良2013年8月28日下午三点,保德选煤厂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消防演习,一改以往单调形式,一场氛围激烈的有奖消防演习比赛正如火如荼的拉开帷幕。作为活动的“摄影师”,我非常有幸见证了这一切,本次活动采用全员参与的形式,无论是生产检修还是装车外煤,5支队伍“整装待发”待发。在活动中有太多的亮点让我忙得不亦乐乎,我都想用手中的摄像机记录下来,也被深深的感染在这竞争激烈而又融洽欢乐的氛围中,这里面有激情四射敢打敢拼的选手们,还有热情饱满不时吼出“加油”的可爱质朴的拉拉队,有一丝不苟统计比赛数据的工作人员,还有乐得像个孩子却又公正的领导裁判,奥,当然,还有保德洗煤厂的垂柳和花草这独特的风景。在竞技中全体员工掌握了火灾应急操作,加强员工的防范意识和应急逃生自救能力,这独特的大家乐于接受的演习形式,“不是演习却胜于演习”。
这不是我的 篇2
这不是我的 苗阜&王声 甲:苗阜
乙:王声
甲:大家好,大家好,今天来的人可不少,看见大家在这里我的心里也稍微(xuewei)的痛快了一点 乙:什么叫稍微(xuewei)呀? 甲:憋屈 乙:您还憋屈? 甲:啊
乙:您这一年以来平步青云,连升了好几级,您还憋屈? 甲:高处不胜寒呀,越是到了我这个位置,有些话越说不出来呀 乙:是吗?
甲:现在我一个人坐在Toilet 乙:哪儿? 甲:茅房 乙:嗨
甲:对着镜子跟自己一下一下的聊天 乙:自己跟自己聊天? 甲:难言之隐一说了之吗? 乙:呵,这话真清凉,这玩意 甲:有时候还能逮上一只蟑螂,跟它聊 乙:跟它聊?
甲:聊完了,踩死 乙:诶呦呵,为什么呀? 甲:它知道的太多了 乙:嗨
甲:现在连只蟑螂都不好逮了 乙:哎,您这个?
甲:王老师,我跟您聊会吧? 乙:不聊 甲:怎么了? 乙:我怕你踩死我
甲:你怎么能跟蟑螂比呢?你比蟑螂个大 乙:那我也不必骄傲呀? 甲:削(xue)小的开个玩笑 乙:不会说话呀这个人 甲:我就是想找个人宽宽心 乙:不就是想找个人聊聊天吗? 甲:对对对
乙:来,我跟你宽宽心,你说,怎么的了? 甲:可以跟你聊聊? 乙:可以 甲:你听我说 乙:说吧
甲:你说凭什么(喷头)我对他们这么好 乙:不是,您这?
甲:凭什么(喷头)他们还议论我? 乙:您这什么毛病?
甲:凭什么(喷头)他们这么欺负我?凭什么(喷头) 乙:等会,这蟑螂不是您踩死的吧? 甲:那是? 乙:您喷死的 甲:喷死的?
乙:我这都防了洪了,衣裳您看都湿了 甲:我激动了一点,激动了一点 乙:您别激动呀,您好好说 甲:你看,自从我去年到了这个位置 乙:恩
甲:我是一心扑在工作上 乙:你应该呀
甲:就这个,他们还议论我 乙:议论您?
甲:这个,这个就是眼红呀 乙:人家眼红你什么呀,真是 甲:我不就是开了辆好车吗?
乙:诶诶,你要说这个,他们进来时给我指了,你这车可值些个钱
甲:诶,那不是我的 乙:不是你的你开着? 甲:你不了解情况,老张 乙:老张? 甲:我的一个老同事 乙:哦
甲:看我每天在风中凌乱(动作) 乙:不是,不是,你这是干嘛呢? 甲:打车呀 乙:你这是打车? 甲:啊
乙:我以为你骑狗上了呢 甲:我骑什么狗呀 乙:什么动作呀这玩意? 甲:打车风中凌乱 乙:打车这
甲:老张心疼我,给我开了辆车过来 乙:啊,他送你辆车
甲:诶,不能这么说,太敏感,咱是个领导 乙:嗨,你不收不就完了么?
甲:可是不收又不行,我害怕老张这高级职称的评定 乙:这送车与评职称之间还有点关系
甲:扣帽子,扣帽子,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曾子曰: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 乙:这是曾子说的话吗这个? 甲:老张这个人爱嘀咕 乙:嘀咕你让他嘀咕去
甲:他特别爱嘀咕,走大街上遇到朋友没给他打招呼,他能嘀咕一年,脚气都能嘀咕出来 乙:脚气能嘀咕出来? 甲:老张有毛病呀,边走边嘀咕 乙:嗨,强迫症这是 甲:是,他是处女座的 乙:嗨,这都不挨着,这都
甲:你说这车我要是不收,他就认为我据他于千里之外,这么一嘀咕思想就会有负担,思想一有负担,工作就会分心,一分心高级职称评不上,我这不是耽误人前程不是? 乙:你这个思路也是够复杂的 甲:我就是爱为别人找想 乙:这车到底这么地了?
甲:我先替他保管着,等评上了我再还给他 乙:这话说的,你保管出来进去你都开着它 甲:车是越开越好,越放越坏,我替他磨合着 乙:真有说的,诶呦,磨合了,磨合,磨合
甲:你看,我就知道你们这种人爱议论,特别爱议论,所以车刚一到手我就定制了一个个性车贴 乙:个性车贴? 甲:写的很清楚 乙:写的? 甲:这不是我的 乙:嗨 甲:多好
乙:这管什么用呀? 甲:我用正楷刻的 乙:什么字体都不成呀 甲:大协给我刻的模 乙:小靴子没给你洗洗车? 甲:什么叫小靴子呀? 乙:什么叫大协呀?
甲:你看没文化的样子,大字家协会 乙:那叫书法家协会,咋俩谁没文化呀? 甲:对,书法家给我刻的模 乙:王羲之刻的模都不管用 甲:王羲之是哪个协会的? 乙:东晋
甲:东晋是哪个?没听说过呀
乙:那哪是协会呀,那是朝代 甲:哦……,想
乙:我以为你要现原形呢,就刚才这劲 甲:东晋知道了 乙:说
甲:解放前的吧? 乙:你还得学学历史你还得 甲:都贴好了
乙:别贴了,这就话管什么用呀?
甲:这就告诉别人这不是我的,现在风声多紧呀,万一他们把我一举报,调查组一来,虽说咱有理,可是咱也不能给人百忙之中的工作增添麻烦不是嘛
乙:真怕给人添麻烦,这车您不是保管嘛,搁那别开了,就搁着 甲:我又没有车库,我搁哪保管呀? 乙:你们家那小区肯定有停车位呀 甲:不行不行不行不行不行 乙:躲开躲开躲开 甲:怎么?
乙:你可能踩电线了刚才那一下 甲:坚决不能放 乙:什么人呀?
甲:我们小区那小孩手有多欠你都不知道
乙:手怎么?
甲:上周我们院子所有四驱车4x4后面都给人划个等于16,把车放在这,把车再给人划了 乙:什么小区呀这是?
甲:玻璃再给人cei了,生锈了,我怎么给人还回去? 乙:你找个有顶子遮风避雨的
甲:有顶我放哪?放我家里去,别说我那家属楼了,就是我那470平米的试用房我都开不进去。 乙:多大的适用房? 甲:诶,不是
乙:470平米的经济适用房?
甲:庸俗,太庸俗了,我说经济了吗?什么都跟经济挂钩 乙:您刚才说的是? 甲:友情适用房
乙:我听着都新鲜,怎么个友情适用房? 甲:你不了解,老张
乙:你把这老张介绍我认识认识怎么样? 甲:为什么呢?
乙:真管用啊,又是车又是房的这人
甲:这个老张不是那个老张,这是我的一个老朋友 乙:换人了
甲:最近不是给我们盖宿舍楼嘛,
乙:啊
甲:这事我负责,所以说呀,我
乙:诶诶诶,这个友情适用和您负责这工程之间是不是有点关系呀? 甲:又扣帽子啊,又扣帽子,言不轻信人不负我,诺不轻许我不负人,曾子曰: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 乙:诶呦,曾子怎么竟说这种话呢?
甲:老张是我的朋友,他给我们盖宿舍楼,虽然我知道他原来在建筑方面有天才 乙:还是有天才的人? 甲:原来是我们手工课代表呀 乙:这叫天才呀这叫 甲:积木累的好 乙:这更不算天才 甲:尿泥和的特别瓷实 乙:诶呦,这更不怎么样这个 甲:所以
乙:您这说的都什么呀
甲:我也不太放心,在职工正式入住之前,我是不是得让他给我盖套房,我先适用适用,诶,检验检验工程质量
乙:就您说这话,您是在冒着生命风险在给广大职工住这房去了 甲:领导嘛,就应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乙:你把那吃苦择开,你现在正享受那470呢
甲:什么叫享受呢?我就害怕你们这种人议论,房子我还没住,先写了一幅大字作品 乙:书法作品 甲:bi’a在墙上 乙:这个bi’a字用得好 甲:怎么了?
乙:您仔细品能听出那个浆糊味儿来 甲:贴的瓷实 乙:您就说贴那就完了 甲:写的也清楚 乙:写的是 甲:这不是我的 乙:诶,嗨,老有这句 甲:写的多清楚 乙:这句又不是万能的 甲:怎么不是万能的 乙:哪都有
甲:这就告诉别人,这房子不是我的,风声多紧呀,回头他们把我一举报,调查组一来,虽说咱有理,可是咱也不能给人百忙之中的工作增添麻烦不是嘛
乙:您要真这么想啊,这房您不要好不好? 甲:不要我怎么适用,怎么检验工程质量
乙:不是您这房
甲:你以为我爱要,大老远的,这么说吧,没有老张这车我就住不了老张这房
乙:好好的日子你给过成绕口令了这是 甲:还得牺牲我宝贵的假期时间 乙:假期? 甲:对
乙:平时这房就空着?
甲:我也不想让它空着呀,你说万一来个江洋大盗,把我这打字作品揭走
乙:哪个江洋大盗这么不开眼哪,再说您放心揭不走,bi’a在那 甲:我除了这个还有其他的作品呢 乙:还有什么?
甲:你包括你说的刚才那东晋那老王,羲之 乙:嚯 甲:这我都收藏 乙:王羲之? 甲:诶 乙:您?
甲:这都不是我的,它都是国家的,我替国家保管保管 乙:我替国家谢谢你 甲:诶,你说说这都在这
乙:不是不是,真要有他的字你得雇人看着
甲:说得轻巧,找人看着,我就这点工资,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色的工资不够花。 乙:从哪趸这么一嘴的糟践 甲:哪有钱还请人雇 乙:那,不是,这字 甲:得亏我有一个老同学 甲、 乙:老张 甲:你认识? 乙:我不认识
甲:不认识你叫这么清楚? 乙:你的同学都是老张家里的 甲:没有
乙:诶,不是,这老张会不会是这个蟑螂转世投胎报答你来了? 甲:什么叫报答我来了?
乙:废话,你看车、房、连看房都归他管?
甲:看房不是老张,老张有个妹妹,我们单位中层最近不是有个岗位正在竞聘嘛,就想让他妹妹来试试 乙:那上单位试工就完了,跟看房有什么
甲:说得轻巧,我不能任人唯亲哪,正式上岗之前我是不是应该考核考核,把她放在我那个适用房里,我先适用 乙:恩?
甲:考核考核 乙:呵呵呵呵呵……
甲:考核考核,让她给我写写那个文案,写写策划,顺便看看房,我再考察考察她 乙:顺便看房 甲:诶,对喽 乙:那考察结果? 甲:身体不太好 乙:身体不好?
甲:来了不到仨月,哇哇的吐, 乙:水土不服
甲:还特别爱吃酸梅,我还得伺候她 乙:她身体不太好 甲:啊 乙:你身体不错
甲:我身体,扣帽子,含沙射影,你血口喷人哪,曾子曰乙:你饶了曾子吧 甲:孟子 乙:孟子也不曰 甲:孔子
乙:你放过这几位圣人吧 甲:那婶子曰
乙:还叔叔曰呢
甲:不曰不曰,叔叔我们不曰! 乙:神经病呀 甲:你这捣什么乱?
乙:不是,你真不明白假不明白 甲:我不是
乙:这女同志爱吃酸的,哇哇吐,这是怀孕
甲:诶诶,嚷什么嚷,嚷什么嚷,风声多紧呀,回头他们把我一举报,调查组一来
乙:虽说咱有理,可是咱也不能给人百忙之中的工作增添麻烦不是嘛 甲:理解万岁 乙:我理解你什么呀? 甲:不是你刚才
乙:你还占着理呢,这车子是你保管的,房子是你适用的,这孩子呢 甲:孩子
乙:孩子你也有办法,孩子一生下来,脑瓜子上贴一张条:这不是我 的
甲:脑瓜子上贴一张条?这孩子用不用蹦着走呀? 乙:这你随意知道吗 甲:宝贝,你这是怎么了? 乙:谁叫宝贝呀?谁跟你那么熟呀?
甲:我让你给我来宽宽心,你这给我添堵来了呀?
乙:我不给你添堵,你就给这个国家这个社会添堵 甲:我这点事能填什么堵? 乙:防微杜渐!老虎苍蝇一起打 甲:我这最多算个臭虫 乙:是害虫都得铲除! 甲:有这么严重吗?
乙:还没认识到你错误的严重性哪? 甲:我这
乙:迟早有一天你这么下去 甲:诶诶,你别吓唬我 乙:我不是吓唬你 甲:那你说我该怎么办?
乙:听我的呀 甲:你先说说我听听
乙:找有关部门赶紧反映自己的问题,全交代了,能说的都说了,争取宽大处理,可能还有一线生机 甲:我都说了是不是我就不憋屈了? 乙:诶,心底无私天地宽
甲:嘿,嗒啦嘀嗒啦嘀嗒啦嘀嗒啦嘀嗒啦嘀嗒啦 乙:你干嘛呢? 甲:我给我壮壮胆 乙:嗨!
甲:我坦白 乙:坦白 甲:我交代 乙:对
甲:我多咬出几个来 乙:诶? 甲:检举揭发 乙:这就对了
甲:我把我这房子交了,车子交了,我把孩子交交,我先拿回来养着,我把这大字都交了 乙:应该的
甲:王老师你给我帮个忙行吗? 乙:什么事? 甲:给我做个证 乙:嗯!
甲:就说我交的这些个东西呀 乙:诶
甲:它都不是我的 乙:还狡辩哪!
这不是浮云 篇3
这不是浮云 尽管现在看广州小网民身上还留着明显的地域文化印记,但我相信互联网会改变一切。 在国内方兴未艾的微博上,广东的博友最多,主力军当然就是广州人。上世纪 90 年代末,广州蓝天 站也是国内大名鼎鼎的 BBS 站,尽管现在在搜索引擎上没能留下多少痕迹。说来奇怪,生性不爱串门、 不爱说道东家长西家短的广州人,从互联网开始进入中国大陆,就一直是国内网民最多最活跃的城市之 一。 眼下在国内著名的互联网门户网站和有影响力的论坛上,可以轻易发现广州网民活跃的“身影”, 其中最显眼的标志就是文字上的广式书面语。过去可不是这样。在互联网刚刚进入中国的上世纪 90 年代 中后期,广州的网民“讲”的(准确地说是用键盘敲出来的)都是一口纯正的普通话,甚至北方话。我所 认识的不止一个当年广州网民,可以娴熟至极地用键盘敲出一句句倍儿溜的地地道道的北方俚语土话, 但是笨口拙舌地讲起普通话来却是满口广腔广调,连 Z、C、S 和 ZH、CH、SH 都发不清,令人捧腹。 现在的人们可能以为上网玩的都是屁孩儿。呵呵,至少以前不是,最早的时候不是。上世纪 90 年代 中后期,上网应该只是精英的事。首先收入或者工作环境必须是精英。36K 猫拨号上网,记得网费好像是 一小时 5 块钱,好像还有更贵的时候。记得有一次与同行在南京出差,因为要做网站维护在酒店上网五 个小时,竟然被收网费近千元!其次是英语精英。那时候懂英语的人没有现在那么多,而当时的操作系 统是英文的,很多关于电脑和网络的讨论也只能够在懂英语者之间进行,而且别忘了还有国内外同行之 间的交流。再次,诗词歌赋天文地理数学机械随便也都必须是一个方面的精英,那时候网上议论朝政的 不多,吹水也不多,网络更多是精英同行之间研究问题分享信息的工具,聊天讲闲话还真只是顺便的事 情。要不是精英上去了好像还真的没有什么事情可干。也许是当时客观上上网的门槛太高,所以广州网 民才会比别的其他城市要多得多并且活跃得多。那年月正是广东广州的黄金岁月。 到了 2000 年左右,网络泡沫泛起,广州和北京之间的飞机出现了非常有趣的一幕。先是一架飞机 上大概只有不超过一两个乘客拎着手提电脑,人人向他们投去羡慕的眼光;不久后就发展为除了老人小 孩几乎是人人拎着一台手提电脑上飞机了。到现在好像拎着手提电脑坐飞机的人又少了,或者不显摆出 来了? 反正一切都是浮云。这一切很快就都过去了。十几年后的今天,广州开亚运了,只要打个电 话或者发条短信,在很多地方都可以免费使用 WIFI 了
,上网甚至对一个小孩来说都是轻而易举的事,只 要有一部手机就可以搞定。而现在网上各式各样话题的讨论就会时不时出现妙趣横生的局面了,讲话滴 水不漏头头是道的也许是一个初中还没有毕业的屁孩儿,而青筋毕露破绽百出的可能已经完成高等教育。 这也是浮云。哈哈。这就是广州,可爱的广州,可爱的广州网民,以及广州网民的下一代。 传统的广州生活方式的确造成了广州人的某种与生俱来的文化缺陷,比如不善交际,拙于言辞,更 拙于辩论。广州新一代小网民参与互联网社区的热度持续,正在开始改变着广州的下一代。 互联网是个摧枯拉朽的怪物,它会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和速度填平地区之间的文化鸿沟,并且神奇地 创造出一个没有文化籍贯的新生代。尽管现在看粤穗籍小网民身上还留着明显的地域文化印记,例如聪 明却不喜思索,热情但不乏偏激,开放的心态与狭隘的视野合体等等,但我相信互联网会改变这一切。 广州既然可以得风气之先,必然得益于风气之先。广州有一句老话:孩子是别人教的。这个别人也可以 是互联网,这不是浮云,对此我充满信心。 □陈扬
广州人喝茶这事儿 早茶好不好当然是有公认标准的。过去公认的标准是“水滚茶靓”。 很多北方朋友一听闻广州的早茶就心驰神往,也许广州的茶就是这样出名的了。而现在据说广州是 中国人均茶叶消费量最大的城市。当然,这不一定意味着广州人把茶叶当饭吃,所以全国吃得最多。须 知广州已经是全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了。也许算到我们人均的茶叶消费量,绝大部分是由全国人民去代 我们消费的。 传统广州早茶是著名的一盅两件,并不像现在人们喝早茶一样满桌茶点什么都有,就差没有鲍参翅 肚黄鳝饭了。一盅两件,精致生活,有度享受,谓之“叹”。叹茶,叹世界,这才是传统的广州人。盅, 当然就是茶盅,但也有酒盅———有的广州人每天早上都要喝上一杯九仔九江双蒸或者五加皮,才能开 始一天的劳作或休闲。不过这已经是很老派的广州人了。 早茶好不好当然是有公认标准的。过去公认的标准是“水滚茶靓”。水要开,够热度,茶叶要好。水 不热茶不好,美好的一天就会从无精打采开始。退一万步,哪怕茶不靓,水也要滚,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看现在的酒楼,不知道究竟还有多少是及格的?温吞水泡茶在这个以早茶而闻名于 世的城市已经习以为常,要喝早茶就别指望能喝到一口好茶几乎已经成为真正茶客的共识。解决之道, 一是自己带包好茶叶,然后千叮咛万嘱咐让服务员拿壶刚烧开的开水来,二是自己在家喝
喝饱了再上酒楼 (现在真正意义上的茶楼已经没了)喝早茶,三是从不到酒楼喝早茶。我是第三种人,宁愿不吃两件而 绝不对一盅降格以求。早茶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广州茶叶市场兴旺发达,因此茶元素被借用到各种各样的商业活动中也是理所当然。电视上就不时见 到:女青年穿着开叉到大腿的旗袍,煞有介事地泡功夫茶待客,自称西关小姐,真是笑掉大牙。以前广 州人包括西关人在内,喝茶多用提壶大杯,当然大杯也是有大有小,但绝对不会小到如拇指般大小的功 夫茶杯。事实上,哪怕是潮州功夫茶在今天的广州也被异化得七七八八了。现在茶艺馆里的功夫茶杯已 经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厚,也许薄如纸的功夫茶杯烫手或破损率高增加经营成本,也许小茶杯意味着给 客人上茶的频次要更密。更加要命的是,一杯 90 多度的好茶被茶艺小姐这样倒那样弄,端到你手上的时 候只剩下 70 多度,本应沁人心脾的茶香名副其实地被折腾得奄奄一息,茶汤也变得味寡索然…… 也许我太苛刻了。但是,别的可以大度宽容,喝茶不行。喝茶这事儿,取天地之精华,集五行之于 一身。烧水的茶壶来自金,茶叶来自木,茶汤来自水,茶温来自火,茶壶茶杯来自土,金木水火土都是 马虎不得的事。茶叶本身学问高深先不说,光是煮水的茶壶,以前讲究的是铜壶煮水,烧水的燃料,最 上品的该是乌榄核,对照这些苛刻的标准,现在喝茶的标准程序实际上已经在标准之下了。功夫茶之功 夫,就是这么一回事。现代生活节奏紧张,对功夫茶功夫的追求才更显奢侈,钱可以买到世界上最好的 茶叶,铜壶,泥炉甚至乌榄核,能买到最安静的喝茶之心吗?哪怕买得到,能一起与你安静地分享的人 又在哪里? 我曾经在广州出发的西行的列车上看到硬卧车厢上的一位旅人,在一个硕大的速溶咖啡的瓶子里装 了一把嫩绿的茶叶,车轮不断地轰隆,他不断地往宽口瓶子里续水不断地喝,就这样几天几夜,他一把 茶叶从广州喝到了西安。我好心地提醒他,隔夜茶,毒过蛇。他不听,我们只好聊别的。每个人,每个 城市都有自己固守的喝茶的方式,当然也可以不固守,就像广州,现在也不固守水滚茶靓了。 补充一句,广州人说饮茶而不说喝茶,据说很被人看不起:只有牛才饮水,人是说喝的。潮州人有 文化,不说饮茶,也不说喝茶,说吃茶。古书上就这么写的。□陈扬
爱在深秋 当人与人之间变得越来越个性越来越隔膜的时候,音乐一定是孤独的。所谓同一首歌会渐渐地变成 旧梦,而新的时代也许会是谁都听不懂别人的歌,甚至不愿听别人的歌。 记得以前曾
这不是理由 篇4
这不是理由
人们在热爱得不够、努力得不够、用心得不够、坚持得不够的时候,总喜欢找些不是理由的理由来开脱自身,以便“体面”下台。但是,若让这流传开来,那是于己无益、也是于事无补的。因此,新加坡电台编导了一个可爱的节目,叫《这不是理由》,来进行好言规劝,也算是另类“励志”吧!如:
女孩子说:我不能赴你的约会,是因为妈妈不准我晚归。仔细想想,这并不是理由,不过是一种推辞。
老板说:对不起,我们的薪水一律这么多。静心思思,这也不是理由,只不过阁下不值得他破例多发而己。
没有时间写作?那就更不是理由了。一切都看选择,凡事都排座次,如果真的想做一件事,想得厉害,想得憔悴,一定会抓住分分秒秒,从而把它做成。
一位大律师接受访问,记者问他:“业务繁忙如何抽空搞音乐?”他笑笑答:“要是喜欢,总有时间,譬如说,人家吃饭,我不吃,人家睡觉,我不睡,我作曲,我练习乐器。”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由此,我想到:现实生活中,也有诸多“这不是理由”的事情,同样需要作点规劝改进。有人说:工作太忙、应酬太多,没有时间读书学习。其实,这不是理由。一个真有知识恐慌感和本领危机感的人,再忙也是会科学安排时间,自觉学习、主动钻研的。古人的“三上读书法”不就是例证吗?
有人说:外界干扰大,扯皮事情多,所以工程干不上去,产值完成不好。细一想,“这不是理由”。我们不是常讲底线思维、问题导向吗?如果凡事预则立,多有几手准备和预案以防患于未然,就一定会克难奋进,确保预期目标实现。
有人说:会议开了,文件发了,要求提了,下面不落实,我也没办法。其实,“这不是理由”。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如果我们真用“九分”精力和劲头去抓落实,勤督办,促跟进,下面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悬空的。
有人说:人情复杂,诱惑太大,所以自己收了拿了犯事了。细一想,“这不是理由。”殊不知,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在同样的外因条件下,郑培民、杨善洲等模范作干部不是两袖清风一身正、高风亮节感世人么?
哲人讲:“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这应当成为我们的座右铭。须知,失败的借口找得再多,不仅改变不了失败的结局,而且还可能埋下更多失败的隐患。唯有多为成功想办法,才会克难奋进、迎来胜利。记得有一本叫《没有任何借口》的书,讲述美国西点军校学生回答长官问题时,只能说四句话:“是,长官!”“不是,长官!”“我不明白,长官!”和“没有任何借口,长官!”借口是不能被容忍的。制造和接受借口会产生一系列问题,从愤恨、抱怨、推诿、卸责、拖延发展成为部分或全部失败的恶性循环。“没有任何借口”,才能倒逼自己发挥潜能,激活智慧,千难万险踏脚下,一往无前去拼搏。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实行科学发展的今天,我们尤要牢牢记住“这不是理由”和“没有任何借口”这两句话,切实弘扬担当精神,才会强化“想干事”的责任意识、提升“能干事”的责任能力、彰显“真干事”的责任行为、增加“干成事”的责任成果,为强企富民作出更大的贡献。
这不是借口 篇5
这不是借口
茫茫人海中我们总会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交集。在其中很容易发生各种口角,发生各种意外,其中每天都有人在体验着其中的酸甜苦辣,有人欢喜有人忧。而各种五彩缤纷的理由就从这之中产生了。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句先哲之言总在人们的耳畔响起。然而当天灾人祸来临之时,当恐惧临身时又有多少人能够想起这句话呢?有的人逆来顺受在灾祸中撑起了自己的一片新天地,在天空翱翔,最终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自己的辉煌足迹,有的人因胆怯而萎缩不前,因胆怯而臣服大地,在灾祸中化为历史的尘埃,以致使人们不知道曾经有这么一号“人物”。
我所说的就是那些处于灾难之中渐渐消沉的人,天灾人祸不是你萎靡的借口,自古以来多少伟大的“人”,都是从逆境中冲出一片新的天地,霍金、海伦凯列、牛顿等一批文明于世的人他们的成功都是在他们经受生活的痛苦,在沉痛之中振作起来谱写了一首新 的篇章,以致使后人铭记于心。你的所遭受的一切和他们的经历相比又如何呢?他们尚且能够成功,你的情况比他们要好上无数倍,你有腿有脚,四肢健全又有什么理由放弃呢?灾难不是你消沉的借口,它是你懦弱的表现。相信你不是一个懦弱的人,就起来奋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