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小教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调查正文

《小教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调查》

时间:

��� 可见,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由理论体系、操作体系等构成的完整的立体网络式的系统结构体系;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又是一项长久性的工作,执行这一工作需要一个过程。这就需要结合国家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精神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在传统的、原有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模式基础上进行改革,规定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要求及考核标准,构筑明确的教师职业技能目标管理体系,并把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纳人到教学计划中。这样就使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有了一个明确的管理目标,做到有章可依,从根本上保证了训练的可能性和持久性,保证了开课时间和训练质量,从而达到训练的目的。

��� (二)要优化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管理过程

��� 既然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是其毕业后的敲门砖和毕业前的必修课,是其专业知识得以顺利传授的重要凭借和依托,这就要求我们高师院校的相关教育工作者明确训练目标管理体系,确保教师职业技能的培训质量,强化训练管理过程。主要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要制订系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计划。教师职业技能的基本结构,不是决定于其个别构成要素的性质,而是决定于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整体,因此要从全局角度来考虑制定计划,这一计划尤其要注重训练内容安排的系统性,体现出从基本技能训练到专业技能训练的逐步深化过程。如一年级可以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与图形表达能力、美育与艺体活动技能为主;二年级可以以培养学生的课堂教学基本技能、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三年级可以以培养学生的教育与班级管理能力为主;而四年级则对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进行综合训练及考核,成绩合格者发给教师职业技能证书。第二,采取规范化、多样化的训练方法,将计划落实到具体的训练形式上,可采用理论指导和实际训练结合、激发兴趣和持之以恒结合、课堂训练与课外自练结合、范例训练和创造训练结合、单项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结合、自觉训练和考核评比结合等方法进行。第三,建立实习训练中心,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小学教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未来的小学教师,学生要胜任未来小学教师这一职业,除了要掌握扎实的知识,还应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而教学能力的形成,则需要实践的磨练。这种能力绝非单纯靠课堂听课就可以得到的,他们必须深人到社会生活、小学教育实践中,在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下,参与班级的教学、学生的管理和学校的工作,这样才能逐步掌握教师职业技能。因此要建立学生实习训练中心,通过见习、小实习、大实习、“拜师学教”等活动,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使师范生得到全面的锻炼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 (三)要完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质最监控

�� “在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组织过程中,通过组织管理能够解决执行计划方案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但是在培训的过程中,有一些矛盾即计划的组织实施过程随着时间推移和过程展开而出现的计划与组织实施相偏离的种种矛盾。这方面的矛盾单靠计划过程和组织过程是无法解决的,这就需要有一个组织过程以外的过程来辅助或监督。”要完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质量监控,可通过建立教师职业技能质量监控网络和严格每项技能的考核制度加以解决。

��� 建立教师职业技能质量监控网络,是指在开展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活动时,各学校要由主管领导牵头,成立专门负责这项工作的领导小组,并负责这项工作的教学组织管理工作。而各教学系应该积极配合学校工作,成立相应的训练与考核领导小组,直接掌握和管理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同时任课教师、学生更应积极参与到教师职业技能的教学和训练中来,从而形成立体式的网络质量监控体系。严格每项技能的考核制度,是指根据教学计划中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要求及考核标准,建立一套明确的、规范的训练考核评价系统,并要求训练与考核领导小组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用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级达标考核的办法,负责达标考核的组织、考务和等级审定工作,严格等级考核制度,考核成绩合格者发给等级证书,准予毕业。

����� (四)要建立有效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激励机制

��� 为了使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和考核不流于形式,真正将这一工作抓出实效,可通过各种形式为学生开辟训练园地,可以举办校内的、校际的、地区的、全省乃至全国的各级各类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如普通话演讲比赛、三笔字大赛、现代教学技能大赛等,因为“在竞赛条件下,人们的自尊濡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更为强烈,对竞赛活动将会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克服困难的意志更加坚定,争取优胜的信念也更加强烈。”如果经常举行这些活动,那么学生苦练教学基本功的兴趣就会大大提高。

论文相关查阅: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