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点滴体会【优秀3篇】》
《班主任工作点滴体会【优秀3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班主任工作经验点滴】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班主任工作点滴体会 1
自一九九二起,我开始担任班主任,在这期间,所带班级曾被评为管理局先进班集体和优秀团支部。如果要谈成功的经验,我觉得不外乎三个字—“爱”、“严”、“恒”。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其根本一条,是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和对学生的热爱。“爱是教育的润滑剂”,只有热爱学生,班主任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多方面的: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培养优良的道德风尚;帮助学生学好各门功课,掌握过硬的知识本领;指导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引导学生提高审美能力,注意言谈举止,文明礼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的品质等等。总之,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有着崇高的社会意义,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可以是物质的,更多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爱。一杯开水,几粒药丸可以让学生感动不已;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可以让学生回味良久;一次班会,一次谈话,可以触动学生的心。或接受教训,或再接再厉,与班主任密切配合,健康成长。
如果说,师爱,是育才的根本,那么,师严,则是育才的保证。古今中外,无数教育家的经验,向我们揭示了一条真理:严于律己,严于待生,是一切育才者必不可少的职业品质——无严不成师。可以说,以对学生高度负责为前提的严格,就是教师爱学生的具体表现。
作为班主任,应该严于律己:对事业、对学生无限热爱,高度负责;对工作、对所任学科精益求精,锐意进取;对自己的思想、言行和生活作风,更要坚持以“高尚”为准绳,尤其要把“言教”与“身教”自然的结合起来。“教师也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同自己作比较的人物”(布鲁纳)。只有努力做到“严于律己”,才有资格去“严于待生”。
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就是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前提下,向学生提出力所能及的高标准、严要求;就是使学生树立雄心壮志,并使 可是,好景不长,一段时间后,他参与了一起打仗事件,这引起了我的注意和思考,把他找来谈话,他承认了错误并且表示痛改前非。事隔不久,他又一次因为偷拿别人的东西而违犯了学校的纪律。这次,我真的愤怒了,在这是非问题面前,绝不能姑息迁就,我经过充分准备,对他进行了一连三次的批评、教育。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前提下,从对他的关怀、爱护出发,既肯定他的优点和贡献,又严肃批评他目前的思想和表现对个人的进步和集体的成长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我分析了他所犯错误的严重性,讲了一些走上犯罪道路的人留给我们的教训,诚恳的告诫他:要想有所作为,必须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作保证。
他受到了很大震动,回去后给我写了一封厚厚的信,打开一看,这封长达七页的信中,篇篇布满了泪痕,写出了他曾在初中因犯错误而受过处分;写出了产生错误的根源;表达了他用实际行动挽回不良影响的决心……事情过后,我并没有简单地罢免了事,而是一方面为他严守秘密,一方面更加关心他,信任他,鼓励他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进一步严格要求他:要“放下包袱,开动机器”严于律己,热情助人,带领大家为实现美好的理想,共同奋进。
他确实表现非凡,知错必改,见诸行动。在日后班级的活动中,他总是严于律己,走在前头,并组织开展了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他也先后两次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最后谈谈“恒”字。“恒”,是每一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所应具备的重要品格之一,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坚定果断,实干到底的意志品质,是教师具有顽强毅力的具体表现。
多年来,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注意避免“说了不做”、“虎头蛇尾”等错误的产生,坚持不懈,始终如一的努力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收到了良好效果,使我更加体会到了“恒”字的宝贵含义。
学生刚入学,就制定了班级纪律,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提出班级的奋斗目标。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教育、组织、督促、检查、奖惩、量化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从不间断,使学生养成了守纪律,讲卫生,爱学习的好习惯,培养了学生的意志品格,形成了一个学风正、求上进、团结友爱、战斗力强的班集体。
以上是我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工作的实践使我懂得了班级管理方面的一些知识,更尝到了班级管理工作的辛苦,但苦中也有很多乐趣,党和人民对我的工作做了充分的肯定,先后五次被评为管理局优秀班主任。而我的班主任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恳请领导和老师们多多指教。
班主任工作点滴体会 2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对于这句话,我的感触颇深。这使我想起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个故事,陶先生在担任育才学校校长时,有一次,他发现一个男同学拾起一块砖头想砸另一个同学,他及时制止了,并责令这个学生到他办公室去。等陶先生回到办公室,那个男同学在办公室门口等陶先生了,于是,陶先生掏出第一颗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比我准时到了办公室。”然后,掏出第二颗糖给这个学生:“第二颗糖奖给� ”当这个同学深感意外之时,陶先生掏出第三颗糖,说:“据我了解,是一个男同学欺负一个女同学,你才想拿砖头砸人的,这应该奖励你的正义感。”这时,这个男生声泪俱下:“校长,我知道错了……”陶先生打断了学生的话,掏出第四颗糖:“你敢于承认错误,这是我奖励给你的第四颗糖,我的糖果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就结束了。”这是多么平凡而又多么了不起的事啊!也正是这平凡的举动托起了一颗又一颗纯洁的心。
我们不妨掐指算算,人的一生,从四五岁入幼儿园到大学毕业,这样一个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中,学生接触最多,受影响最深的人是谁?老师!那么,扪心自问,我们这些身为人师者,又为这些孩子做了什么?桃乐斯诺特在他的《一个孩子这样成长》一诗中写道:“一个孩子在充满批评挑剔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吹毛求疵谴责他人……一个孩子在充满被怜悯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自哀自怨……一个孩子在充满耻辱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自觉有罪……一个孩子在充满宽容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有耐心……一个孩子在充满鼓励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自信……一个孩子在充满赞美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赏识他人……一个孩子在充满被肯定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立定志向……一个孩子在充满友善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热爱人生……”可见,我们老师的态度在孩子的人生中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啊!所以,多一只眼睛看到他们的优秀,多一份热情关心他们的成长,多一份宽容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吧!热爱学生是老师的天职!
茹贝尔曾说:“与其批评孩子,不如做个榜样。”古时有一个故事。齐灵公喜欢宫中妇人都穿男子服装,于是国都里的妇女都效仿起来。齐灵公让官吏禁止宫外的妇人穿戴男人服饰,虽撕裂了他们的。衣裳,扯段了他们的裙带,都不能禁止住。后来,齐灵公得到晏婴献策后,先从宫内禁止,果然奏效。这个故事对我们的启发多深刻!英国有句谚语:好的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我们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首先做到,我们禁止学生做的,我们首先不做,学生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我们常常说师德,说师风,其实,我们所从事的这份职业,我们所面临的这些纯洁的少年儿童,本身就犹如千万把利剑直刺着我们身上每一个邪恶的分子;他们的渴望犹如一条条鞭子在鞭策着我们做一个纯正的人!如果我们意识到这一点,如果我们真正在意他们审视的眼光,还何愁师德不高,师风不好呢?!
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我们这份平凡而伟大的职业,我们努力吧!提高我们自身的修养,保持一份健康而积极的心态,加强学习,率先垂范,做一个学生可以模仿的老师吧!孟母三迁,无非是奉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曾子杀彘,无非是要给孩子当个诚信的先例。从心的深处关爱学生,从每一个行动中感染学生,做出老师的表率来吧!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是时代的召唤,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班主任工作点滴体会 3
班主任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是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尤其在学生成长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班主任工作的质量对学校的面貌和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一个班几十名学生,能否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工作的好坏,所以正确的管理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班主任管理工作各有妙方,有的以“严师”著称,有的以“精明”闻名,有的以“爱心”浇灌,有的以“智慧”出奇。在这里,笔者就以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谈点体会。
学生畏严师,学生怕精明。严师把学生管乖了,却也呆了;精明把学生管怕了,却也多疑了。在班主任工作中,与其不准他们做这样,不准他们做那样,不如引导他们做这样,引导他们做那样,因为太多的禁止令只会滋生学生逆反心理,加上很怕单调的学习生活,就会使学生与学习、教师、家长走得越来越远。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实际有效的组织活动就显得非常重要。活动既能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又对班级管理工作带来很强的正向作用。
过去的一年,笔者任寻甸二中初一(1)班的班主任工作,班里几个调皮的学生不爱读书,经常缺交作业,上课讲小话,还欺负小同学。笔者了解情况以后,任命他们当了组长,要求他们在管理别人的同时,首先要管好自己,要会关爱组上的学生,组员才会服他们管。结果,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再有缺交作业现象,讲小话现象也少多了,欺负小同学现象没有了。“五四”前夕,我让各组准备3———5个节目,将给同学们过他们的第一个“五四”青年节,因为这是他们长大的标志。布置以后,各组组长就非常来劲,带着组上的学生积极排练,“五四”那天晚上,各组的节目异彩纷呈,最令我欣慰的是各组的集体节目,有合唱、有集体舞、有课本剧,我没动一个脑细胞,学生就组织得出这么高品位的节目来,是他们喜欢做啊。在娱乐中,还插入了片段采访,让有特长的学生进行经验交流,诸如“怎样学好英语”、“怎样学做数学题”、“作文经验交流”,让班委说“当班委的苦与乐”,让差生说“我多想做个好学生”,让人缘好的说“怎样做个好男生”、“怎样做个好女生”……在活动中,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后期又听班委反映,一些学生在上副科时就在里面讲话、打闹或随便请假上厕所,上课教师生气却也束手无策。面对这种情况,我先采取严管,哪几个人讲话,上厕所就叫来严训一顿,但效果不佳,屡禁不止,学习习惯依然没有形成,又采取扣分甚至罚款,讲小话的现象依然没有被禁止。后来,几个学生给我提建议了:在班上搞几次各科知识大竞赛。我一听,很好呀!于是先给学生说明比赛规程、比赛时间(学期中期和学期末各一次)、比赛内容(主要来源于各学科知识)。组织活动开始了,分派学生出题,内容涉及历史、地理、生物、劳技、美术、音乐、政治、语文、数学、英语各学科。学生分成八个组,活动场面热烈,各种知识较为齐备,轮答抢答都非常积极。活动中,学生的表达能力、抢答技巧也得到了锻炼,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但上课会认真听课,而且还会自己看书做题了。这样,学生的课堂纪律好了,学习热情也高了,通过出题答题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素养。
不仅集体活动要组织、要引导,就是个别学生的问题也不一定非要耳提面命去教导,因为那样最容易让学生厌烦。班上李某从一进校门就开始琢磨在学校里如何与人相处,与学校的坏学生有较多往来,积累得一大套所谓的处世经验:什么跟坏学生怎样相处,会带来什么好处,哪个学校的学生有多坏,会做些什么事,什么学校政教处有多黑暗,该怎样与政教处周旋等。很长时间他卷入这种认识里不能自拔,跟他讲道理却讲不通,仿佛两条平行线越说越远,没有相交的时候,我说我的,他说他的,隔膜之深不是我所预料到的。于是我退一步,姑且承认他的说法正确,让他把这一些认识写下来,整理成一种理论供给其他人欣赏评论,于是他很来兴趣,下去很快就动笔了,几天以后,他来找我说有些地方感觉有些片面,要我跟他提提意见,我高兴极了,对他的文章作了指导,改了一些消积和片面的说法,待他修改好以后,我让他拿到班上去学习,受到同学们的高度赞扬,我就势表扬到:“思想家是怎样产生的呢?就是在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不断研究之后总结出来的,李某有望成为思想家。”这以后该生好像换了一个人,就是在这一种不是教育的教育中李某纠正了思想认识,学习热情也高了,生活很有信心。
由此我反思到,哪个孩子不想上进,哪个孩子没有自尊,他们都想学好,可在他们出现错误时往往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因而出现逆反心理,甚至作践自己。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创造一种条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积极主动的迎接各种挑战。一切的训斥责备和空洞的苦口婆心都不能改变他们,关键是要帮助他们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学习的信心。这样看来,与其空洞的说教,天天禁止天天犯,不如根据学生实际有效的组织几次活动,把学生旺盛的精力引到正道上来,既引导好了学生,又培养了他们多方面的能力,岂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