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人员的个人工作总结(实用3篇)》
下乡人员的个人工作总结(精选3篇)
下乡人员的个人工作总结 篇1
20__年08月。火一般的夏天,燃烧的年轻岁月。我怀着激情揣着期待,参加延边大学人文学院“三下乡”活动。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社会类的暑期活动,刚开始觉得新鲜好奇,7天时间下来,我发现这是个意义深远的一次活动。对我而言,更是一堂最最难忘的社会实践课。
“三下乡”即:有关文化、科技、卫生方面的内容知识让农村知道,促进农村文化、科技、卫生的发展。今年是建党__周年,开展三下乡活动更是贯彻党为人服务的号召,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了解当今社会,服务当今社会,只有“融入”才能“领略”。
8月2日,我们在延边的大学的校园参加完启动仪式,便出发奔向我们的目的地——马滴达。经过一路奔波,到达马滴达已是下午,整理好行李和团队日常生活用品,就到了晚饭的时间。说来惭愧,已是20的成人却不会做什么像样的饭菜。临走的前一天晚上和妈妈取经,算是临时抱佛脚。下乡不怕苦不怕累,最怕是做不好这17人的饭。好在摸索中前进着。
我们的生活
说起做饭,第一次用大锅做17人份得白米饭,第一次用大锅炒17人分的菜,第一次洗17人份得碗筷。第一次切17人份得菜。一切的一切对于我来说都十分陌生。但是刺激又有趣。让我感受到生活在大家庭的乐趣。就好像第一次做饭,不知道要盛多少碗米,估摸着,猜算着,想解救措施,如果少了怎么办,多了又怎么办?这么多米放多少水才适中?要多长时间才能煮熟?又好像切菜的时候,每次都切满整整一盆,从没一次性切过这么多菜,用刀的技巧也很生疏,明明要做的是土豆丝却把土豆切的像土豆条一样厚。很多疑问很多问题。大家在一起生活,同一时间洗漱,同一时间起床,每天都过的很有规律,在这样一个大集体里充实且快乐着。大家庭分成2队。每小组8人同心协力,各持一块,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困难也都不是困难了,任务完成的很好。有了第一顿饭的经验,之后做饭也有了量,也知道了切菜的时间,对起床的时间也有了掌握。这些都是以前不曾遇到的事情,从中学会了合理的安排,知道怎样才能在最短时间发的功效。更给自己敲响警钟,学做饭已经迫在眉睫了。在生活中更多的让我深刻感受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一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但是8个人的力量很强大。“一根筷子易断,一把筷子难折”,我们相信只要团结,用心,就一定能做好。
支教生活
支教,也是要讲究团队精神。就像支教的时候,我们有文科生也有理科生,孩子们的程度参差不齐。但是只要文科生对文科,理科生对理科,就可以“对症下药”很快解决这一问题。而且根据学生的个性,调皮的孩子让严厉的老师教,安静的让温柔的老师带,就一片和谐了。在支教的几天里,我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神圣。当孩子们背着书包拿着课本作业来到教课地点,当他们礼貌的鞠躬喊着:“老师好!”,当他们用渴望的目光注视着你,听你为他讲解难题渴求知识的时候。一种莫名的神圣感充斥我的内心。我感到极大地满足,和有成就感。作为一名老师原来是这样富有神圣感的事情,责任感涌上心头,不可马虎亦不可怠慢。我记得这次下乡曾走访过个一位人名教师。他放弃了走进城市的机会而是留在村里办学。即使_期间也冒着危险一天没有停止过上课育人。他说:“什么时候都不能不学习!”人格之伟大,令人敬仰。他曾说:“教师教不好学生,就是的失职。”每每我教孩子们功课的时候,这句话都在我的耳边响起,督促着我,监督着我,提醒我现在正在做一件神圣而伟大的事,要全力以赴!我现在是一名大一的学生,开学就是大二了,大二后也将面临着抉择。也许我会选择师范类成为一名教师。我想,如果我真的在以后做了一名人民教师,就一定会时常想起我的第一批学生,时常想起那位令人敬仰的郭老师。是他们给了我信心跟决心,是他给我上了成为教师的第一课。在孩子们休息闲聊的过程中,我一直有意无意的和他们讲着知识的重要性,大学的美好,让孩子们充满对大学的期待和渴望。让他们知道“知识改变命运”,要努力学习建设家园。孩子们听着,点着头,我从他们身上仿佛看到未来,像深林里的一束光,照耀着他们,也照耀着我。
调研生活
除了支教,我们还进行了调研活动。主题是:建党__周年,红色革命精神,服务新农村。第一天走访的时候,起初还摸不着头绪。要怎样提问?怎样打开人们的心扉问出我们的想要的答案?这就讲究说话的技巧了。不能直奔主题,不能过于正式。要像聊家常一样,先套近乎,然后东拉西扯,渐渐让人们对我们产生亲近感。而且,在民族问题上,小组一行8人,按民族平均分成2队,有记录员,有摄影员,有摄像员,还有负责提问的成员。分工明确,同心协力。才使得走访顺利进行。再一次让我感受到“团队的意义”。在走访过程中,我听着老革命军的故事,听着他们的事迹,脑海中浮现着当时的场景,泪水就情不自禁的夺眶而出,无限感慨。他们的故事是那样真实动人,他们的精神是那样高尚无畏。让我深刻反省着自己,同时也在无形中改变着我的生活态度。让我看到了听到了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在课本上学不到的宝贵东西。这次调研,考研了我独立思考,主动研究,分析综合的各项能力。看到的,听到的,很多都值得我慢慢品味,细细思考。精神是永恒的,不因为时间的迁移而减少,不因为时间的久远而磨灭,无形却有着强大的力量,教育着我,深深感染着我,熏陶着我。我愿做一名传递员,将所见所闻告诉给更多的大学生,让更多的人去感受这份情操这份伟大。积极投身“三下乡”的活动,融入社会,感悟人生。
短短的7天的时间,眨眼间已成往事。7天时间给了我很多惊喜很多考验。让我成长了许多,成熟了许多,更收获了许多。在这个大家庭中友谊已在无形中牢固,团队精神也在无形中屹立在我们心中。“三下乡”锻炼了我的能力,磨练了我的意志,增强了我回报社会的意识。我想这些也正是“三下乡活动”的意义所在。这种意义是深远的,影响着我们今后的为人处世。7天的时间让我拥有了最最珍贵的回忆。并期待,明年的三下乡依旧可以成为其中的一份子。
下乡人员的个人工作总结 篇2
裴斯泰洛齐曾说:“实践和行动是人生的基本任务;学问和知识不过是手段、方法,通过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应该按实践和行动的需要来决定。”这说明智慧与实践永远是分不开的,在实践中可以检验真理,也能培养能力,弥补不足。这次20__年暑期三下乡活动使我有了一个验证自我的机会,无论在能力上或是在心灵上都有了一次大的飞跃,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
骄阳似火的七月,当同学们已经开始着手度过那漫长的暑假时,“三下乡”的钟声在我们音乐学院已经敲响。为了使我院广大同学积极投身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发挥专业优势和特长,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以实际行动为“构建和谐社会”奉献力量。经学校的统一安排,并根据校团委和院团委有关文件精神指示,我院立足实际,切入社会热点,组织了赴__市万盛区“三下乡”志愿者服务队,我十分荣幸地被选为该队的一员。为扎实做好“三下乡”工作,我们查阅了大量资料,准备了多份宣传材料和调查问卷。出发前,学院杨桦书记和陈晶老师还对我们进行了理论培训,让我们明确了“三下乡”的目的和意义,鼓舞
了我们的勇气,激励了我们的斗志,也让我们对此行的意义和活动方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实践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第一天,我们10位成员来到了万盛区体育馆,进行慰问演出的彩排。一切都很顺利,为晚上的演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几位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的同学也做好了摄像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晚上正式演出时,我们服务队的每个成员都竭尽全力向全区人民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风采。演出非常成功,得到了全区人民的认可。
第二天,我们还参观了当地的文化建设成果,领略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并对当地的群众宣传了我们学校的优势专业等,使得每个群众听后都受益匪浅。我们服务队的每个成员还化身派发传单的人员,顶着巨大的太阳在街道上派发宣传手册,充分的领略了社会实践给我们带来的魅力。经过这次三下乡活动,我重新认识了实践,重新认识了自己。这次活动也把我从理想社会拉回了现实,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各种不足,包括知识储备,涉世经验等等,同时给我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促使我不断发展这些方面,以利于我以后走向社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三下乡活动已圆满地画上了句号。尽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在大家的相互帮助和共同努力下,也都一一得到解决。其中的辛酸与感动,我想也只有我们自己才能体会到。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结束,我们将以此作为人生新的起点,怀揣着这一段美好的记忆,带着感动与思考起程,去探索更加广阔的生命长河。因为参与所以快乐,因为服务所以无悔。
下乡人员的个人工作总结 篇3
这是我第二次下乡,而且是到同一个地方,没有了初次下乡时的好奇,而多了一份沉稳和承担,因为这次我担任着调研组组长,深感责任的重大和艰巨。
在方案撰写时,经过老师和队长的建议,小组讨论大致确立调研的主题——生态保育,并结合,以爱国为核心展开一系列的调研。组员之间相互配合,任务的分配主要根据个人的爱好选择。虽然之间出现了增加方案和修改方案等小插曲,但都得到了及时的解决,最终顺利完成了方案的撰写。
终于开始下乡,展开实地调研活动,由于借不到自行车,全体调研组人员为了.访到尽可能多的调研对象,只能徒步行走。我由于忽略了个人的体质各异,没有及时休息,导致师妹们有轻微中暑的现象。在吸取经验教训后,重新安排了调研时间,而把时间定在了清早和下午四点后,这样既避免了在烈日出行,减少了中暑的可能,又符合当地人的作息时间,方便我们.访当地人。
由于有了第一次下乡的经验,我们准备好了大量的.访问题,能围绕方案主题展开各个方案的调研。我们深入到各养殖场,对养殖问题展开提问。多位养殖户都积极配合,我们收获了大量关于当地养殖业现状与发展的信息。我们联系到了“名仇”水果研究会会长谢松凯先生,对南澳特色支柱白花石榴、白籽石榴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了白花石榴、白籽石榴作为标本。调研组还到港口,对当地的捕捞业展开调研……
除了实地.访,我们还通过派发调查问卷收获信息。问卷在宣传日当天派发,在全队人的团结合作下,问卷的派发及回收情况的良好。为了更多人填写问卷,队友们不局限于宣传地点还深入到大街小巷,让不同身份背景的人填写,是数据更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
每次调研回来,我们都及时..好笔记,记好通讯稿,避免了信息的意识,这使我们接下来..资料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计划赶不上变化,并不是每个调研方案都能在当地顺利开展,有些与当地实际不符的地方,我们只能调.和修改,使调演活动继续开展。在调研.访中,很容易犯给.访对象暗示的错误,是.访对象不自觉地给出.访者想要的答案,这些错误都得到了及时的纠正,同时在.访对象陈述的事实,并不一定就是真实正确的,我们仍需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不断收获信息来判断。
在调研中,我们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南澳的山、海、天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激这次的下乡活动,让自己在贡献自己微薄力量的同时又得到了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