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务的工作总结范文(汇总三篇)》
高中班务的工作总结范文(精选3篇)
高中班务的工作总结范文 篇1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太阳地轴
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平均1°/日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时15°(两极除外)
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由23°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26’S向南北降低
23°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23°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值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26’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每1°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高中班务的工作总结范文 篇2
一、班级风貌
1、纪律方面的创新管理纪律是成功的前提。未强化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为助同学们成为才德兼备的21世纪新型人才,我班班委成员经讨论、表决与班主任的赞同,在班级五要点(即纪律、值日、卫生、劳动、考勤)方面作出如下规定:
①实行47人议事大会制,对班级重大决定具有表决权②经班委员会、班主任与47人议事大会的一致通过后,《12班班规》在下学期初正式出台
③实行分配落实制,当天值日的同学任务由组长分配,全班由男、女、内、外宿的同学混合组成6个小组,按星期一到六日分配,其必须做到包干净、包准时、包团结。
④上实验课与电脑课等课程,由班长与团支书点人数,严禁迟到与缺席。
⑤当班主任有事外出时,由47人议事大会及其班委会与富班主任代理。以确保班级的`正常运作。
2、文化氛围推进学习进程
这学期文化氛围评造中,我(12)班两次活得三甲之内的优异成绩,因为有良好的氛围。
使得学习进程加快,而学习成绩=学习效率x学习时间。所以我(12)班在中段考中三大主科名列前茅都归功于它,即宣传小组的同学努力,当然更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洒播与同学们的发奋努力:
①有时是考试心理,有时是学习方法。
②“团结”“拼搏”的标语更令同学们热血沸腾。
③内容百变的墙报为同学们提供新肢指导。
3、第二课堂
①未锻炼自己认真参与了开学初的军训,并在团体表演中获三等奖。
②在迎国庆歌唱比赛中,和极配合文娱委员与师兄师姐的指导,并获三等奖。
③积极配合学校团委,参加广播体操训练和比赛,获三等奖。
④与14班进行篮班级比赛,增进了友谊。在中段考后,举行“k歌之王大赛”让同学们丰富了课后生活。
⑤在校运会中,我班运动员奋力参赛,在班中优秀拉拉队的声援下,获总分第八名。
⑥除《珠江青少年报》,同学们也都自费购买《读者》、《意林》来丰富自己的知识。
二、学风学态
学习态度:
①开学出面对同学对数理化的不适应,我们12班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主题班会,并且请来老师们为同学讲解、解析。
针对班里,同学们偏科较严重,采取了以三人为学习单位的小组方案。
学习状况:
①至今为止,语数英还能够居于及前列。
②对待次科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竞争基本形成。
③早、晚读,以及晚读前10分钟听写效果显著。
三、班级管理
1、创新管理
①47人议事大会共同商议重要事情。
②分工合作落实制,从工区、卫生到学习一切分工合作落实到位。
③出台班规规范一切,并且严抓学校相关纪律。
④对犯错同学进行罚唱歌等处罚。
2、责任工作
①以同学们健康成长为中心,以班主任为主要领导,班委会干部积极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课。
②由自荐同学自编自演小品和精彩的支持人演说顺利开展团的活动课。
③班委会各部门委会采取了新颖有效的工作方案,使得班级更好地运作。
3、班级团结
①团结出于民主,班中自上而下尽量做到相对民主,相对公平,构造了47人愉快、民主、团结积极上进的班级面貌。
②团结的同时,也存在良性的竞争,组团结与竞争是一致性的。
③在军训与4班的接力赛、歌唱比赛,广播体操和刚结束不久的运动会中,可充分体现出高度团体的形式。
四、获奖情况
①军训中,表现优秀的三等奖。
②本学期曾获两次被评为级组文明班;702、410等宿舍先后都获得“文明宿舍”称号。
③教室宣传板报评比中,名列前茅。
④国庆歌唱比赛中,荣获三等奖。
⑤在年级体操比赛中,荣获级组三等奖。
⑥在余温未降的校运会中,运动员勇于拼搏,拉拉队等后援充足,总分排年级八,而且录音广播稿较多。
五、未来展望
最后,我以一句“苦读永无悔,功到自然成”,希望全体同学能再接再厉,继续坚持“团体、拼搏”努力成为21世纪新型人才,同时祝愿在即将来临的期末考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高中班务的工作总结范文 篇3
随着新世纪初我国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实施,高中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与以往相比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为帮助教师更好的理解新课程的理念,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市教研室充分发挥研究、指导、服务、管理的工作职能,凸显务实精神,增强服务意识,充分引入“对话、交流、互动”的教研方式,抓住我市08年秋季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给中学地理教学发展带来的机遇,努力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施展的舞台、学习交流的平台,从而保证了我市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能够积极稳妥的进行。现将本学期主要开展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集体备课,准确把握教材
1、9月18日下午在市三中举办高一地理新教材(必修1)第一章研讨课及集体备课活动。(会议人数:30人)
主要内容:
①观摩高一新课程研讨课(主讲:市三中兰主进)
②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介绍及第一章教材分析(主讲:市三中李伟民)
③评课交流;交流各校课改情况及做法
④评课;介绍我市实施高中新课改情况;谈对新课程的认识;布置下阶段工作安排,提出教学建议(主讲:市教研室 程红)
2、10月16日下午在市一中举办高一地理新教材(必修1)第二、三章研讨课及集体备课活动。(会议人数:43人)
主要内容:
①观摩高一新课程研讨课(主讲:市一中燕青)
②庐山区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介绍(主讲:庐山区教研室马国强)
③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介绍及第二、三章教材分析(主讲:市一中蔺光辉)
④评课交流;交流各校课改情况:谈问题、收获、体会
⑤评课;介绍我市申报高中新课程省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新型教学模式与新、旧教材对比的'研究》的实施方案;布置下阶段工作安排,提出教学建议(主讲:市教研室程红)
3、12月11日下午在市同文中学举办高一地理新教材(必修1)第二、三章研讨课及集体备课活动。(会议人数:40人)
主要内容:
①观摩高一新课程研讨课(主讲:市二中石训钢)
②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介绍及第四、五章教材分析(主讲:市二中吴立志)
③评课交流;交流各校课改情况:谈问题、收获、体会
④评课;布置下阶段工作安排,提出教学建议(主讲:市教研室 程红)
⑤召开中心组、理事会,研究布置工作
二、深入基层调研,加强互动研讨
1、10月15日市三中(兰主进、邱娟娟);10月24日庐山区中(王亮);10月30日(章凯、江勇柱);12月10日市一中(丁小菊)
2、10月23日市地理中心组成员赴市六中高中地理听课调研(人数:15人
主要内容:
①高二地理复习研讨课1节(主讲:市六中邱卫民)
②高中新课程实施及高二、高三复习情况介绍(主讲:市六中罗惠玉)
③评课交流
3、11月27日市地理中心组成员赴九江外国语学校高中新课程听课调研(活动人数:20人)
主要内容:
①高中新课程研讨课2节(主讲:市外国语学校钟新翠、江勇柱
②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介绍(主讲:市外国语学校胡秋水)
③评课交流
三、加强课题研究,提高科研能力
1、9月26日召开省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新型教学模式与新、旧教材对比的研究》开题会
2、11月20日召开市直部分中学骨干教师会
主要内容:布置落实《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新旧教材的对比分析》及《九江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任务安排
3、成果:撰写了《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新旧教材的对比分析》;《九江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征集高中地理课改论文、教学设计、课件几十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