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相关 > 实习 > 实习报告 > 实习总结 > 妇科护理实习总结报告【实用三篇】正文

《妇科护理实习总结报告【实用三篇】》

时间:

妇科护理实习总结报告(精选3篇)

妇科护理实习总结报告 篇1

X年X月X日我带着新奇与紧张的心情踏进了xx医院,开始观察护士们的工作动态和性质及医院的情况。感谢班主任X老师放假前对我们的关照和提醒,让我们提前对未来自己的岗位有了点了解和准备。原本迷茫与无知,现如今满载而归。尽管时间很多短,但收获却很多。

我所见的第一站——护士咨询台,以前去医院一直把这里看得及其平常,然而今天却感觉一点都不平凡。面对病人流动量大、治疗项目多且没有规律的特点,她们具备随机应变、合理安排的能力。在最短的时间给病患提供最完善的答复。护士们主动、热情、周到、细致的礼仪服务是提高服务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个人素质,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都体现了护理队伍的整体形象。

刚进入病房,总有一种茫然的感觉,对于护理的工作处于比较陌生的状态,看着护士们忙碌的身影,有着良好的各项操作技能及各种护理工作能力。我才更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护理工作,更具体而详尽的了解这个行业。这应该算是第一个收获:学会适应,学会在新的环境中成长和生存。

护士的工作是非常繁重与杂乱的,尽管在未入临床之前也有所感悟,现在观察病房后,感触又更深了。的确,护士的活很零碎,很杂乱,还可以说是很低微,可是透过多数人的不理解,我们发现,护士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医院不可能没有护士,这就说明了护士的重要性。医生离不开护士,病人离不开护士,整个环境都离不开护士。这琐碎的工作,有着完整的体系,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正因如此,才能发挥其独到的作用,产生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也算第二个收获:正确认识护理,树立了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养成了良好的工作态度。

顾名思义,病房护士接触最多的是病人,了解甚深的是各种疾病,掌握透彻的是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如导尿术、插胃管、口腔护理,静脉输液、各种灌肠法等各种基础护理操作。目前这些我们都没有学,可是以后在临床我们必须得会!从这次的观察中,我知道了今后学习的重要性。每一个操作都要会做。其实,护士的工作是个熟能生巧的过程。我们只有不段的去学习去思考去操作去锻炼,才能拥有牢固的技能!会更加珍惜以后学习的时间,珍惜每一天的锻炼和每个课堂学习的机会。

最深的体会就是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学无止境。其实不用多说,我们也知道,学习知识本身就是一个长期坚持,不断探索的过程。一年半后的我们也要离开校园,踏入社会,然而社会看重的不仅是我们所学的书本知识,更多的要看我们是否掌握了适应社会的能力。一旦踏入社会,我们就必须去适应,去融入。那么怎样去做,怎样才能学以致用,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有踏实的基本功,以知识为后盾,以不变应万变。而这些是我们在学校学习的主要目标。

妇科护理实习总结报告 篇2

今年暑假我来到了医院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护理见习。我深入到护士的日常工作中,亲身体会了做护士的酸甜苦辣,这才发现做护士并没想像的那么容易。做护士的确很辛苦,一会儿是输液、抽血,一会儿是打针给药,一会儿又得中药灌肠。病人若有不适首先会想到护士,病人如有问题找的还是护士,病人要换药、换液又得叫护士……病房里永远有护士忙碌的身影。

感受最深刻的是,临床是理论基础知识的巩固基地。临床的实地见闻,实地操练,让我重现在校学习那些枯燥又顽固的知识时提出的种种问题。例如:我干嘛要读这些药理病理?背了对我有什么用?好像知道了以后还是一点儿意义也没有,知识是统揽了,但学过后总的感觉是,一直只为考试而学习,没有几分属于我自己。在学校里,没有人问我这些药吃了会有什么不良反应,即使我知道有这些不良反应,但是我从来没有真正见到过,我不知道一种药用错后有多么严重,没有人问我这种病有什么临床表现,我也没有真正见到过这些临床表现,到底是怎样的呢?是不是就是书本上的一样呢?等等……

这1个多月的见习生活也对我在将来工作时做到医护配合大有帮助,医生和护士的职责是相同的,都是为了给病人解决生理和心理的痛苦。只有当医护做到密切配合,才能给病人带来的利益。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工作和对方的工作。作为将来的一名护士,必须了解护士的工作,所以这次见习我觉得既起到了早期接触临床的桥梁作用,又增进了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了动手能力,增强了信心。

第一、重新认识了护士这个职业的崇高

在我以前的印象中,护士就是耐心和细心的代名词。我一直以为,她们的工作很轻松、很简单,只需要执行医生的医嘱,“照方抓药”就行了,其他的工作也都是些琐碎的小事情。这一次我通过护理见习,第一次深入到护士的日常工作中,亲身体会了一回做护士的苦辣酸甜,才发现原来做护士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护士的工作就是一个字“累”,我每天跟着他们跑都累得不行,而他们不但要不停的在病房间走动,还要给病人扎针换药,实际上比医生累多了,但他们一句怨言也没有。一名护士,只要在工作岗位上,她就充满了力量。她们全身心的投入在一场战斗中:把自己的活力完全展现在病房内外;把自己的能量连同微笑毫无保留的奉献给病人。

交班一般在早晨8点,护士医生都要参加,当然我也不例外。科室主任站在最前面,昨晚值夜班的护士开始做他们的护理病理交班报告,然后是值班医生,另外各位医生还要说一下自己管辖的危重病人的情况,最后两位主任和护士长进行总结便结束了每天必做的交班。我个人认为交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对医生和护士的一种纪律的约束,让我们医护人员明白,病人的生命在我们手中,我们必须有很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做一名认真负责的医护工作者。

第二、开拓了眼界,增加了见识

见习期间,我跟随老师,细心听取讲解与指导,了解了许多医疗设备的基本操作,观摩并实践了许多种医疗操作,比如生命体征测定体重、血压、呼吸、脉搏、体温等等。有许多专业仪器我都是第一次见到。有许多看似简单的护理操作,真正做起来才知道并非如此。在医院的短短五周,新鲜事物接踵而至,时时给我带来兴奋的冲击。我充满好奇,留心观察,积极提问,护士们耐心的给我讲解,使我了解到了一些医疗仪器的使用方法、基本掌握了护理操作的要领和注意事项。她们生动的分析一个个看似简单的操作,并且在规章制度允许的前提下给我很多实践的机会,让我有机会使用这些仪器和设备,实践护理操作。这些都使我对将来从事的工作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第三、对医护配合的整体护理有了一定的理解

这一点对我将来的工作极其重要,也是本次见习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通过了解我认识到,医生和护士的职责是高度统一的,目标都是为了给病人缓解或解除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痛苦。只有当医生和护士做到密切配合,才能给病人带来的利益。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了解自己的工作和对方的工作。这方面的知识积累也是我这次护理见习的收获。具体地,我了解到:

1、整体护理要求医生与护士高度协作,其中科主任与护士长的密切配合是关键。在病区开展整体护理前,护理部主任下科室首先与科主任取得联系,将其工作计划实施方案等向科主任介绍,争取科主任的支持。护士长在制定实施整体护理工作计划、制度、职责、人员分工、排班方式等方面都须与科主任商量。科主任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在交班会上强调实施医护配合整体护理的意义、具体工作计划,并要求医生积极支持与配合。科室组织护士进行整体护理知识培训时,科主任和医生也须参加学习。

2、医护必须明确责任,通力合作,共同管理。病区每个病人的床头都挂有一个小卡片,上面分别写有主管医生和主管护士的姓名。新病人入院时,主管护士都要向病人介绍主管医生和主管护士,使医护明确自己的责任,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全程服务,从而使医护配合更加密切。

3、医护共同查房。这样有利于解决病人的医疗、护理问题。护理部规定病区的主管护士每天必须参加医生查房,并作记录。护理部不定期检查查房记录情况。护士参加医生查房,能进一步了解自己所管病人的情况、治疗方案,以利于护士找出问题,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4、医护配合可以让医生了解新的护理理念。护理制度的改革,是使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护理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改变了多年来护士执行医嘱的简单被动局面。新的护理模式,如按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护理,需收集病人资料,书写护理病历,制订护理计划、制订健康教育计划,进行心理护理、护患沟通等工作,这些都要让医生了解,以得到支持和帮助。

5、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是医护共同的责任。病人的情绪及心理状态对疾病的转归有很大的影响。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去处理病人,是医护共同的责任。改变过去那种见病不见人的单纯生物医学模式。病人在生病时会产生种种不良的负性情绪,如紧张、恐惧、焦虑、悲观失望等。主管护士发现有上述不良情绪时,可以与主管医生配合,共同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使其在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

6、健康教育是医护的共同职责。健康教育是医院的重要职能,是一种治疗手段,是实施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健康教育贯穿于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各个阶段。健康教育计划的制订及实施由医护共同完成,包括:确定病人及家属的教育需求、建立教育目标、选择教育方法、执行教育计划、出院教育等等。同时健康教育已被定为护士应该掌握的一项技能,并在制订护理常规、诊疗常规中增加健康教育内容,医护必须共同遵循。

7、及时交流信息,为病人解决各种问题。护士整天围着病人转,与病人接触时间多,将病人的病情变化、药物反应、治疗上的问题等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医生及时处理。良好的护患关系,使病人乐于向护士讲述自己的各种想法和顾虑。护士将这些信息转告给医生,医生在查房时对病人一一进行讲解,及时消除病人的顾虑。

妇科护理实习总结报告 篇3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妇产科,关系着两个人的安危。而妇产科对护生来说不是一门重点学科,在校学的知识可能印象不深。老师应特别注意对护理实习生的能力培养,这就需要取得病人的谅解和配合。要达到这个目的,带教老师和学生首先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多和病人及家属沟通,言语亲切温柔,视患若亲;其次,要严格遵守各项护理规章制度,不得有一丝一毫的疏忽;再次,要创造条件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带教老师要精心指导,学生虚心细致地学习,尽可能减少病人的痛苦。“多致谢、早道歉”是护理学生预防医疗纠纷发生的有效办法;这样才能确保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和安全。

s目的:分析社会因素刮宫产的变化趋势,探讨医学和非医学因素对其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____年端州妇幼保健院的产科住院病例资料。

结果:

①剖宫产率每年以l%—2%增加,平均为40.86%,____年社会因素剖宫产占近一半;

②社会因素剖宫产出生的新生儿男女性别比为1.77:1,与总体1.34:1比较,p<o.005;< p="">

③社会因素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29%;

④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上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有所下降;⑤医师心理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因素剖宫产率。

结论:影响社会因素剖宫产的非医学因素主要为医务人员的心理倾向和孕产妇的主观因素,而社会对剖宫产手术的认同源于医学和非医学因素并重。

目前剖宫产作为可供选择的分娩方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社会因素作为无手术指征的“手术指征”的存在一直受到质疑.其中来自医师心理倾向的影响值得关注。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近7年社会因素剖宫产的相关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来源于本院病案室记录的1999—____年完整原始病历。医师心理倾向为访问所得。。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判断条件:①无手术指征记录;②未临产或未经充分试产或已临产且产程进展顺利,但产妇坚决要求手术者。

1.2 方法

对历年剖宫产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及新生儿性别比等进行分析。术中出血量采用容量法加目测法估算;24 h出血量采用计血量纸的称重法。医师对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心理倾向采用问卷和访问。统计学处理采用,检验法。

2 结果

2.1 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变化趋势

7年里本院剖官产率逐年上升,社会因素剖宫产所占比例上升迅速,以____年增幅最大,较5年前增加了2.33倍,社会因素剖宫产____年与____年比较增加了2.5倍。

2.2新生儿性别比

本院新生儿性别比平均为1.34:1(7159:5342)。社会因素剖宫产新生儿性别比1.77:1(907:510);男性新生儿各占57.27%和“.ol%,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3.73,p<0.005)。

2.3术中出血情况

剖宫产和社会因素剖官产术中出血无差别,平均为(203.73±92.93)ml,与阴道分娩出血量相似。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32%和1.29%。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__=5.49,p<0.05)。剖宫产产后出血与总体产后出血发生率2.54%比较,无显著性差异(__=0.67,p>0.05)。腹部伤口甲级愈合率99.80%。

2.4 社会因素

剖宫产率变化趋势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情况呈现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上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有所下降,____—____年社会因素剖宫产率>40%。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下降了2%,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o.005)。

2.5 调查情况

32名医务人员参加了调查,其中医师16人,麻醉师2人。余为护士。7成以上的医师选择对孕妇提出的社会因素剖宫产尽量劝阻。2成人选择不会劝阻。对问题:“若是你自己或你的妻子你会选择社会因素剖宫产吗?”回答是的占56.25%,其中未婚育的7名年轻医师100%选择是,而被调查的5名助产士却有4人选择否。

3 讨 论

剖宫产手术指征的理念已由医学因素即母胎因素转变为医学与非医学因素并重。而这些理念的转变是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我院在7年间剖宫产率每年增加1%—2%,平均40.86%,剖宫产率仍处于中等水平,有些医院已超过70%。个别更高达90%以上。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自____年起社会因素剖宫产所占比例急剧增加.____年更是接近50%。原因主要来自于非医学因素的影响:①社会对剖宫产的认同;②孕产妇的主观因素;③医护人员的心理倾向。

作者以为。社会的认同是源于产科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麻醉技术的成熟应用和术后的有效镇痛,较低的并发症风险和良好的腹部伤口愈合率。本组社会因素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29%,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17%,均低于各地报道的1.6%—6.4%产后出血率和3%—10%的新生儿窒息率。

孕产妇的主观因素诸如:恐惧、怕痛、择时、珍贵儿等,还有来自家庭、同事和亲朋好友的影响,有不少同办公室、同一学校或妯娌间的孕妇先后选择剖宫产的比例也相当大,也有不少第2胎。因计划生育需结扎而选择剖宫产的。重男轻女还有一定的市场。地下b超的存在,使男女性别比例失调。庆幸的是此种现象已明显好转。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医务人员的心理趋向.以上问卷便是很好的证明。这种直接“指导”和间接的“暗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孕产妇及其家人的选择。有以下几个环节:①产检过程被医生告知骨盆偏小、胎头较大及胎头衔接不良等。②b超检查过程中b超医生的态度,特别是当出现脐带绕颈、羊水偏少或双顶径偏大、胎盘成熟度ⅲ的情况下,b超医生的暗示或“建议”。③接诊医生对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对胎儿不利和其他意外的表述,会加剧孕产妇和家人的恐惧。④上级医师对出现胎动过多或过少、胎儿监护显示变异欠理想、骨盆相对狭窄以及合并有小肌瘤小囊肿情况时。情愿避开风险.放弃给予试产的机会,如果谈话时带有自身的倾向性.则孕妇选择剖宫产的机会大大增加。个别医师甚至在产妇宫口开全又无头盆不称、产妇疼痛难忍的情况下,改为剖宫产。之所以医师们如此小心翼翼与目前医疗市场,医疗体制不完善。动辄要求赔偿有关。

至于产后出血发生率低可能与术中严谨操作及对出血量的估计、术后预防和护理方面严密观察有关。可见产后出血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而新生儿窒息率低。作者认为是剖宫产避免了脐带因素、胎盘因素及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尽管如此,医师们大多数并不赞同社会因素剖宫产。75%选择会尽量劝阻。我院曾有l例孕36周。但b超提示胎儿双项径已足月,孕妇及家属强烈要求手术,反复劝解无效后实施了剖宫产术,早产男儿体重3.1kg,外观无异常,但第2天开始出现呼吸问题,直至上呼吸机,辗转多家医院,历时1个多月,耗资20余万元,最终未能挽救该先天性呼吸功能异常患儿的生命。另有l例剖宫产后发生硬膜外麻醉并发“脊髓腰骶丛损伤”已2年.患者至今一侧肢体运动功能仍未能恢复正常。

有报道剖宫产后远期并发症如盆腔炎、月经不调、腰痛明显高于阴道分娩。剖宫产儿综合征、湿肺、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的机率增大,从婴儿生长发育角度看,社会因素剖宫产并不优予自然产。很有可能对婴儿的运动发育存在一定的潜在影响。因此,引导孕妇及家属客观地看待剖宫产,明示其利弊,尤其是强调远期并发症,不可盲目轻易选择剖宫产,让分娩回归自然需要全社会的支持。特别是医师们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