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大全 > 语文知识 > 成语 > 顾名思义的意思及成语故事【优秀3篇】正文

《顾名思义的意思及成语故事【优秀3篇】》

时间: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如下是可爱的编辑给家人们分享的顾名思义的意思及成语故事【优秀3篇】,欢迎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顾名思义的意思及成语故事 篇1

【注音】gù míng sī yì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的`老师王昶为人正直,注重名节,他给儿子、侄子起名时注意用谦实的字,为的是让他们顾名思义,不要做违背名字的事情,如儿子王浑字玄冲,王深字道冲,侄子王默字处静,王沈字处道等。

【典故】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三国志·魏书·王昶传》

【解释】顾:看;义:意义,含义。从名称想到所包含的意义。

【用法】作谓语、分句;指看到名称就想到所包含的意

【相近词】望文生义

【成语造句

◎ 顾名思义,导弹舰的灵魂肯定在于导弹。

◎ 所谓生存需要,顾名思义就是为维持个人的生存的需要。

◎ 顾名思义,保持在短时记忆中的事物存在的时间极短,或许不超过几秒钟。

◎ 不名之名"则是更高层次上的名符其实,对它们才谈得上真正的顾名思义。

◎ 可叹大自然赋予它绿色生命终有极限,顾名思义,夏季一到,也就变黄而枯,令人凄然。

顾名思义的意思及成语故事 篇2

【汉字书写】:顾名思义

【汉语注音】:gù míng sī yì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王昶传》:“其为兄子及子作名字,皆依谦实,以见其意,故兄子默字处静,沈字处道,其子浑字玄仲,深字道冲。遂书戒之曰:‘…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成语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分句;重在看到名称就想到含义。

【顾名思义的意思】:顾:看到;思:想到。指看到名称就想到所包含的意义。

【顾名思义的近义词:循名责实、望文生义;

【顾名思义的反义词:;

【顾名思义的故事】

三国时期,王昶曾经做过曹睿的√★√老师,后来曹睿继位以后王昶便被封为杨烈将军,赐爵关内侯。王昶是很正直的人,他非常重视名声。王昶为子孙们取名字的时侯都是用一些带有谦意的字。他的儿子王深字道冲、王浑字玄冲、侄儿王沈字处道、王默字处静。他对他的儿子侄子们说道:“给你们这样取名字,是因为想你们看到自已的名字,就想到这些字的含义,希望你们时时严以律己,用这些字来规范自已。”

【顾名思义例句】

清.李渔《闲情偶寄.治服.鞋袜》:“从来名妇人之鞋者,必曰‘凤头’。世人顾名思义,遂以金银製凤,缀於鞋尖以实之。”

周瘦鹃《观莲拙政园》:“走过了那盖着绣绮亭的小丘,就到达远香堂,顾名思义,不由得想起那《爱莲说》中的名句‘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八个字来,知道堂名就由此而得。”

【顾名思义造句】

关于抵押贷款,从字面上来说顾名思义,就是以财产抵押的方式向第三方贷款。

奢侈品在中国自开放以来就受到达官贵人的关注,顾名思义,奢侈品就是超出人们一般需要的高档物质。

顾名思义的意思及成语故事 篇3

【成语名字】顾名思义

【汉语拼音】gù míng sī yì

【成语解释】

本指为人子女者,见其名而思其命名之义。语出《三国志.卷二七.魏书.徐胡二王传.王昶》。后用“顾名思义”比喻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含义。

【成语典故】

《三国志.卷二七.魏书.徐胡二王传.王昶》

王昶字文舒,太原晋阳人也。少与同郡王凌俱知名。凌年长,昶兄事之。……其为兄子及子作名字,皆依谦实,以见其意,故兄子默字处静,沈字处道,其子浑字玄冲,深字道冲。遂书戒之曰:“……欲使汝曹立身行己,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故以玄默冲虚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古者盘杅有铭,几杖有诫,俯仰察焉,用无过行;况在己名,可不戒之哉!……”

【成语注解】

1、汝曹:你们。

2、立身行己:指处世为人。

3、 玄默:深沉静默。

4、冲虚:淡泊谦虚。

5、违越:违背逾越。

【成语出处】

1、《三国志.卷二七.魏书.徐胡二王传.王昶》:“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2、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桓南郡(玄)与道曜讲《老子》,王侍中(祯之)为主簿,在坐。桓曰:『王主簿可顾名思义?』”

3、《资治通鉴.卷七三.魏纪五.明帝青龙四年》:“昶为人谨厚,名其兄子曰默,日沈,……为书戒之曰:『吾以四者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4、清.查慎行〈送黼皇侄出宰大浦〉诗:“邑宰职亲民,顾名思义托。如何千百辈,疾苦视隔膜?”

【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比喻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含义。

使用类别 用在“循名知义”的表述上。

【顾名思义造句】

1、顾名思义,“观音山”就是一座形状像观音的山。

2、“财神”,顾名思义就可了解那是掌管财富之神。

3、有些词的名和义差异很大,需要藉字、词典来帮忙,单靠顾名思义是会闹笑话的。

4、《六法全书》有所谓“银行法”,顾名思义便可知道那是和银行运作方面有关的法律。

5、像“沙发”、“吐司”一类的音译名称,我们如果顾名思义的话,是永远不得其解的。

【参考词语】:因名思义

【汉语拼音】:yīn míng sī yì

【成语解释】:犹“顾名思义”。见“顾名思义”条。

1、宋.魏了翁〈潭州州学重建稽古阁明伦堂记〉:“夫曰稽古,曰明伦,公所以语人者,亦切至矣。……诚使因名思义,顾瞻杰阁,宸翰昭回,必思古先圣贤所传者。”

【顾名思义的成语故事】

“顾名思义”的“名”原是指人的名字,整个词语的意思是:看到自己的名字,就能想到这个名的含义。这个成语较早见于《三国志.卷二七.魏书.徐胡二王传.王昶》。根据记载,三国魏时的王昶为人谨慎惇厚,他替侄子取名字时,一取名为默,字处静;一取名沈,字处道。替自己的儿子取名字时,则一取名浑,字玄冲;一取名深,字道冲。同时还写了一篇文章训诫他们说:“我希望你们未来处世为人,皆能遵循儒家的义理,实践道家思想的智慧,所以才以玄、默、冲、虚四字为名。你们以后看到自己的名字,就要能想到其中的含义,并且无所违背。”王昶所说的“欲使汝曹顾名思义”,其中之“义”就是“玄、默、冲、虚”四字的含义,也就是希望这些后辈处世为人能深沉静默、淡泊谦虚。后来“顾名思义”使用的范围扩大,被广泛地用来比喻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含义。有时会略带贬义,指单就名称穿凿附会,不求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