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应用文 > 钓鱼的启示读后感【优秀4篇】正文

《钓鱼的启示读后感【优秀4篇】》

时间:

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钓鱼的启示读后感【优秀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钓鱼的启示读后感 篇1

今天,我读了《钓鱼的启示》这篇文章,让我领悟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我”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因为没有到捕捞开放的时间,父亲要求“我”把鲈鱼放回湖中。

三十四年过去了,每当“我”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总会想起父亲告诫“我”的话。从此,“我”便有了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刚开始读这篇文章,“我”脑海中就产生这样一个疑问:父亲让“我”把鲈鱼放回湖中,是因为他不喜欢这条鲈鱼呢?还是他的道德告诉他不能贪心呢?带着好奇心,经过深入的思考,反复阅读课文,才找到了依据,“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正因为父亲在道德面前,做出了正确的抉择,才使“我”走向了一条正直的道路,真是一位英明、伟大的父亲!

我也有过类似关于道德抉择的经历。有一次,我在上学路上,捡到五元人民币,那时也没人发现。我想反正没人看见,自己可以买零食了,这时突然想起爸爸告诫我的话:“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我的脸上顿时火辣辣的。到校后我马上把钱交给老师,老师经过调查,还给了失主,老师当着同学的面表扬了我,我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高兴。这件事虽然很小,但也足以让我在道德面前做出了抉择。

钓鱼的启示读后感 篇2

读了《钓鱼的启示》这篇文章以后,我的心情有激动,也有沉重。

这篇文章讲的是詹姆斯和父亲钓鱼,他们钓到了一条很大的鲈鱼,但是还没有到钓鲈鱼开放的时间,于是在父亲强烈要求下,把鲈鱼给放了,最后詹姆斯成了一位著名的建筑师。

我觉得詹姆斯的爸爸是个很守原则的人。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把鲈鱼放了回去,还教导孩子守原则,真是一位好父亲!

而我呢?要是我提前钓到了鲈鱼,周围没有人的情况下,肯定拿着“战利品”回家吃了,父亲也不会阻止我,因为诱惑太大了。

在谈谈现实生活吧!老师一直强调不能上课讲话,我身为一个班干部,应该帮老师管管,而我却无动于衷,为什么?因为我也参加了“讲话活动”,和同学们一起讲起话来,被老师知道了,我甚至撒过谎“我没有讲话,是XXX在讲话!”现在想起来还真惭愧。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没有人的情况下,也要自觉遵守原则。

《钓鱼的启示》读后感 篇3

今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题目是《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十一岁的小詹姆斯和爸爸在岛上钓鱼,他想钓翻车鱼,没想到钓的是大鲈鱼,这条鱼足有10公斤,詹姆斯非常想带回家,但是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爸爸就教诲詹姆斯不管干什么事都要遵守规则,詹姆斯听了爸爸的教诲,把鲈鱼放到了水里,这一件事对詹姆斯影响了一生。“道德问题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正确与错误的问题,但是实施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当你面对着非常大的诱惑的时候。”

读完了这篇课文后,它对我的启发就是:不论干什么事情,都要遵守规则。可是,生活实际却有人不遵守规则,比如:那里写着“不准喂动物食品!”有的人偏偏要喂;那里写着“要爱护小草!”有的人偏偏要踩小草;那里写着“不准乱扔垃圾!”可有的人偏偏要把垃圾扔到地上;那里写着“请按顺序排队!”有的人偏偏要插队抢座。你们看看,这些就是那不好的行为。

所以,我们要学詹姆斯的爸爸那样遵守规则,这样,我们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钓鱼的启示读后感 篇4

今天,我读了一篇名为《钓鱼的启示》的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作者十一岁时,父亲带他去钓鱼。当他钓上一条大鲈鱼时,距离鲈鱼捕捞开放日只有两个小时了,他和父亲完全可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把鲈鱼带回家。可是父亲却毅然决然地叫作者把鲈鱼放回湖里。这件事让作者受到了严格的教育,长大后,事业也因此而成功。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可实践起来却很难。”这是稳中父亲对孩子说过的一句话,这是这句话,使他的孩子一生受用。在我们的国家,也有许多伟人放弃了自己的利益,选择了道德。被人们称为“火箭之父”的钱学森就是这样的人。钱学森在美国时就很有名气,所以,他想回国的时候,美国人不准他走。美国人知道,他一走,美国就损失的一个人才,更重要的是,他会把美国的先进技术带到中国。可是,钱学森一定要回国,因为他要报效祖国,他要让世界人都知道“中国是不好欺负的”。终于,他在1955年如愿以偿了。我们可以想象,如果钱学森要留在美国,那么等待他的一定会是财富和地位;而那时,他却回到还贫穷落后的中国,迎接他的是贫苦的生活和科技不发达的害处。但是,他在个人的利益和国家的富强面前,以国家为重,展现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气节。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应该放弃个人的利益,选择道德。“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可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活不只让作者一生受用,也让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