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好家风征文800字(优秀15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对征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征文一般都具有意味深长的结尾。你所见过的征文是什么样的呢?
中华好家风征文 1
家风,简单地说,就是一家人的作风。家风是一家人的道德标准。也是品行、作风上的一面镜子,能够很� 它就如同是家中的成员,是一个家不可缺少的,只有拥有它的存在,这个家庭才能称得上是完整的。
在每个家庭中,家风就像是一个传统,它需要家庭中的每个成员去关注它并且重视它,然后以它为标准,更加充分地要求自己做得更好,以此,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让下一代更好地弘扬。
我家也有很多家风呢!比如,每天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吃饭时不能说不吃或不想吃什么菜,不剩饭,不浪费;尊老爱幼,不能顶撞父母,从小养成懂礼貌的好孩子;不说谎话、不爱占小便宜,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小时候,每次上学校之前,奶奶总爱叮嘱我几句:“孩子,到学校千万别和同学打架,如果有人欺负你,就去找你们老师。”!奶奶生怕我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老是有事没事给我上“政治课”,讲一些经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宽宏大量,在学校要和老师、同学和睦相处,不要动不动就和其他人发生冲突。在奶奶的谆谆教诲之下,我基本上没有和老师、同学发生过矛盾。
俗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我们要孝顺父母和长辈。当我们的爷爷奶奶、父母渐渐老去,就更不能顶嘴了,凡是要考虑他们。即使他们说的不对,也要和和气气的说话。叫我们做事,不要推辞,尽量帮父母的忙,这样才能做到“百善孝为先”。
现在,我早已养成了孝敬长辈、乐于助人、艰苦朴素等好习惯。仔细想想,这些都和我们家的家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奶奶还是经常给我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非常乐于聆听她的一言一语,因为那正是我们家的好家风。
家风是一盏灯,照亮我前方的道路;家风是一面镜子,时刻提醒着我的弊端,家风是一条路,指引我向前方走去。“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名言不仅会助我成长,也会伴随着我的一生。
中华好家风征文 2
家庭是蓝天,我是小鸟,没有它我将无法飞翔;家庭是雨点,我是小草,没有它我将无法生长;家庭是阳光,我是树苗,没有它我将无法成长。我的父母教育我要为人诚恳,做事认真,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做一个敢作敢当的男子汉。
我有一个漂亮的妹妹比我小三岁,我们一家都很宠爱她,也可能是因为她小的缘故,早上我们一起床就会为洗脸刷牙的小事争个你死我活。每次都是妹妹哭的昏天黑地,这个时候爸爸就会说:“你比妹妹大,以后又是这个家里的男子汉,应该让着妹妹。”
看到妹妹那委屈的样子,我也有点心疼了,又怕再挨训,就赶紧跑到妹妹身边劝她说:“妮妮别哭了,哥哥不对,以后不会这样欺负你了。”妹妹扑哧一声笑了起来。妈妈看见我俩没事了露出满意的笑容。
虽然有点嫉妒妈妈对妹妹的爱,可我知道爸爸妈妈也是爱我的。尊老爱幼让我们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幸福快乐。
我们通常两个星期回一次老家,回到家妹妹就直接去姥姥家看小舅家的小妹妹。奶奶也很想念我们,每次都打电话嘘寒问暖。可是妹妹体会不到,她只想寻找自己的快乐。奶奶就给爸爸说:“妮妮回来也不在家呆,一心想着去姥姥家。”
爸爸赶紧说:“一会儿我去找她。”从我懂事的时候,爸爸就教育我要孝敬长辈,哪怕是从一件小事做起。因此我一回到老家,就去帮助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暑假中帮从地里劳作回来的爷爷倒茶、拿蒲扇,帮奶奶洗碗,有时还和奶奶去地里摘菜。
爷爷奶奶时常在邻居面前夸我孝顺,懂事。我心里也美滋滋的。
爸爸的言行耳闻目染地启迪着我,我从爸爸身上学到了孝道,古人云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在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好的家风会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好的家风影响着我们的一生,让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引导我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弘扬好家风征文 3
小时候,不懂什么叫“礼仪”,更不懂什么叫“规矩”,只知道不偷、不抢、不骗就是准则,直到那一次……
记得八岁那年,家中一个上年纪的老奶奶过六十大寿,爸爸当然带我去喽!刚到饭店,就闻到一股香喷喷的菜香味儿,坐到饭桌前,桌上琳琅满目的食物使我垂涎三尺,再瞧旁边座位上并无他人,于是拿起筷子就要夹起一块红烧肉往嘴里放。可谁知爸爸却向着外人,他一本正经地说道:“现在不能吃,等人齐了,老一辈的人先动筷后才能吃。” 这使我产生深深地疑惑:为什么必须等其他人都到齐了,才能享用美食,并且是老一辈的人先动筷?天呐!不会是因为自己年纪小,不配享用大餐吧?这也太没天理了吧!面对我的一连串问题,只见爸爸笑眯眯地说道:“这都是老一辈传下来的礼仪,你不懂也很正常。长辈先动筷,表示对长辈的'尊重与重视。”爸爸语重心长的一番话,让我悟懂了弟子规中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的道理。等所有人到齐了,我坐在那里等长辈们动筷后,自己才笑嘻嘻地吃起来。
给老奶奶祝寿时,又发生了一个小插曲——老奶奶的小孙子和他的妈妈起了争执:原来最后的果盘上桌了,盘子里有各种时令水果,小孩子要吃大的,而小孩的妈妈为了让孩子懂得长者为先的道理,未满足他的要求。可孩子呢,也是倔得很,怎么都不肯松手,撅着个小嘴,一脸不服软的样子,如此僵局,真让人头疼。也许,小孩也不懂什么叫尊老,只知道吃自己爱吃的!我走过去,摸了摸小弟弟的脑袋,讲起小时候姥姥跟我说的“孔融让梨”的故事。当我讲完,小弟弟立马改口,将最大的给了奶奶。
家人的言传身教感染着我,而我的好教养又影响着别人,这不正是我家家教在发挥正能量吗?文明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理应传承。他们如暖风净化我们纯洁的心灵,如凛冽的寒风将我们的贪婪之本教化为善。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作文 4
我的父母都没有怎么读过书,作为“家父”的爸爸老是总把“应该有礼貌”作为口头禅,作为“家母”的妈妈会时常念叨“都六年级了,应该要好好学习”。也可以说这两句话一直伴随着我长大。
从记事起,每逢家里有客人来都会看到父母堆满笑容,热情大方地接待客人。我则不问不答,有问必答,大人说话小孩不插嘴,大人吃饭不上桌,于是老听到客人讲,“哎呦,你家小孩真懂事。不愧是有礼貌的孩子,真是好家教啊!”但是平时,我可没这么安分,会时不时捉弄一下老爸,例如在睡觉的时候把他的头发卷成一团,再用夹子夹住,于是老妈手拿扫把把我驱逐到阳台或厕所里,还能听到老爸的怒斥,“你这个小兔崽子,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虽说已经00年代了,但由于父母从小生活在那个年代,便会用那个年代的教育方法来教育我们。但就是这些教育方法,让我的成绩有所上升。
每到晚上,家里没有哗啦啦的麻将声,也没有吵吵闹闹的说话声,只有我在写作业的沙沙声和父母翻书报的声音。有时,全家人也
但毕竟是“古老”的教育方法,于是出现了一系列的封闭策略。电视不让看,电脑不让玩,假期不准出去玩,就连手机都不让碰了,说是对我眼睛不好,似乎是想让我整天待在家里,慢慢地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书呆子。不,就连课外书也只能呆在被窝里或厕所里看,父母也只允许我看一系列的作文书,我怎么会喜欢看那些作文书呢。但到无聊至极的时候,我还是会翻一翻一两本作文书的。我真想大声对父亲说;“都00年代了,那些老掉牙的教育方法也应该改一改了。”但害怕于父亲的威严,那些话时常到我嘴边又咽了回去。
这就是我的家风,有利有弊。但是我始终坚信,随着时代的发展、时代的进� 我的家庭将变得更充实、更美好。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作文十篇相关文章: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作文5篇
中华好家风征文 5
人们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那么我家的家规又是什么呢?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仔细询问了爸爸,爸爸还特意给住在农村的奶奶打了电话,通过爸爸和奶奶的介绍,我不仅了解了我们家的家事,还从中得到了一些有益的感悟。
我的老家在山东烟台地区。上个世纪初,老家人多地少,经常吃不饱饭,而东北地区却地广人稀,土地肥沃。我的祖辈们商量了一下,下定决心要闯关东。一大家人拖家带口,一路上饱经磨难,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讨着、要着才来到长春。祖辈们在长春安家落户后,平时种地,闲时还做点儿小买卖,但不管做什么都坚持“勤俭”的家风,做事勤奋,生活简朴。平日里,一家人起早贪黑,勤劳苦干,节省每一分钱,节约每一粒粮食,就这样“勤俭持家”的良好家风逐渐形成并一代代传承下来。
爸爸小时候家境贫寒,家中兄妹六人他排行老大。爸爸从小就立志要好好学习,做一个懂知识、有本领的人,让全家人过上好日子。每当天还蒙蒙亮时,爸爸就早早地起来看书,有时候即使吃不上饭,他也要翻山越岭去上学。有一天早上,爸爸又没吃上早饭就要去上学,奶奶煮了两个鸡蛋偷偷地递给爸爸,对他说:“你正在长身体的时候,上学不吃饭怎么行,快把这两个鸡蛋吃了吧!”爸爸想到一个个面黄肌瘦、体弱如柴的弟弟妹妹,哪能吃得下去,就趁奶奶出门的机会分给了他们。在弟弟妹妹的心中,爸爸就是一个重情重义、富有爱心的好大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爸爸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于考上了一所好大学,毕业后找到了一份好工作。在爸爸的带领下,他的弟弟妹妹们也都很有出息,如今都走出了黑土地来到城市里生活,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日子。
通过访家风、问家事,我受益匪浅。感悟最深的有两点:一是“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中华民族在千百年历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二是“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全面发展,争取做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做一个中华民族传美德的优秀继承者和传承人。
中华好家风征文 6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水,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水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的家风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
好家风就是好的家庭风气,好家风就是勤俭节约;好家风就是诚实守信;好家风就是于助人;好家风就是品德高尚。在我家,最主要待人真诚宽容,做事认真,为人低调……但是父母身上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做事认真,态度端正。这一点,使我受益匪浅。
我的父母都是教师,当老师的人都知道怎样教育子女,所以我从小就在这种良好的家风中长大。我爸爸他做事要求质量,用一丝不苟的态度对待一切事情。我还记得在二年级时,我写字歪歪扭扭的很难看,爸爸检查我的作业时,发现我有的写得不好,就给我示范,让我练习。当时快到上学的时间了,我急着要走,可是爸爸还在一笔一画地教我,我写得稍微不符合要求就让我重写。当时我气急败坏,害得我上学都迟到了。还有更离谱的事,晚上的语文作业让爸爸检查,结果居然让我重写,原因是有好多字写得不好。那可是我用一个小时写的啊!我尽力忍住不发脾气,又写了一遍。可是爸爸又挑出许多毛病,我一直改到半夜,也不知道改了多少遍。爸爸终于满意,让我睡觉了,我向床上一躺就睡着了,连衣服都没有脱。从这件事开始,我就在爸爸指导下按计划开始练字了。
由于我的刻苦学习,由于我爸严格要求,我一次又一次在书法方面取得辉煌的成绩。当我把那张闪烁着金色光芒的书法比赛第一名的奖状拿回家的时候,他的眼里闪着激动、惊喜的光。这是我用多少时间,多少汗水换回的战果啊!我们激动地抱在一起。我读懂了他的良苦用心,读懂了他那闪亮的黑眸子的鼓励、希望。
我妈也是认真严谨的'一个人。她主要关注我的数学,对我的要求很严格,所以我的数学一直在九十分以上。我的数学作业主要让她检查,她每次都会查出一些错,必须当天改完,不然我也不能睡。我在算数时有个毛病,就是爱算错数,这个毛病让我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啊!不过我相信我一定能克服这个毛病的!
我的家风陪伴我成长,我一定要从父母身上继承为人处世的态度。所有的努力不是白费的,它一定会给你超乎想象的回报!我要把优良家风传承下去。
中华好家风征文 7
好家庭离不开好家风!幸福美好的家庭不仅包含爸爸妈妈的陪伴与照顾,还要有良好家风的影响与熏陶。我生活在一个良好家风的氛围中,爸爸妈妈从小就告诉我,要做健康,乐观,自信的孩子。
一、健康
从我记事时起,爸爸妈妈就总在我面前谈论健康的重要性,无论什么时候生命第一,健康最重要。很小我就知道“垃圾食品”这些词。他们很少吃,这对我影响很大。我从不喝碳酸饮料,也很少吃“肯德基”等油炸食品。我最爱吃的就是妈妈做的菜。偶尔他们工作忙的时候,不得不去餐馆吃,爸爸妈妈回来后都要“反思检讨一下”呢。
二、乐观
妈妈是一名初中班主任,平时工作很忙,晚上下班以后,也经常电话不断。不知为什么她经常会皱着眉头。每到这时候,爸爸总是劝妈妈,“天大的事到了明天都是小事,生气发愁一点用没有。乐观点!”渐渐的,我也学会了这样去劝妈妈……到了后来我发现,我也学会变得快乐。考试不理想,伤心是难免的。但是解决不了问题。所以,我放下悲伤,静下心来看看究竟差哪了,问题解决了,自然就快乐了。做快乐的孩子成为我对生活的基本态度。
三、自信
在我眼里,爸爸妈妈是工作极其认真的人。妈妈性格比较急,爸爸性格比较稳。但他们都有一个特点————自信。总听见他们讨论工作时说这样的话,“这有什么,放心吧,我就不信了。”偶尔我还嘲笑他们骄傲呢。但从他们的谈话中,我知道了,他们的自信不是开玩笑。我知道为什么偶尔妈妈会在电脑前工作到半夜,然后是开心的庆祝,继续“吹牛”。自信源于不懈的努力,也真因为自信,让我有了向上的`动力,让我取得优异的成绩。
好的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诲,他对我们的影响很大。作为小学生的我们,不但要学习我们民族大家庭给我们留下的优良作风,也要领悟我们各自小家庭中父母对我们良好的家风家道。让我们一起行动,传承良好的家风家道,做祖国优秀的接班人。
弘扬好家风征文 8
百善孝为先乐于助人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好的家庭,一定会有家风、家训和家规,我们家的家风、家训和家规就是:百善孝为先、乐于助人。
记得前年的时候,奶奶生病住院了,听大人们的说法应该是病得很重。因为我叔叔和小姑竟然也来了,他们来找我爸爸商量看病的`事情,大家商量着一家一万或两万凑一块儿由我爸爸统一往医院里边交费,花没了大家再拿,一个拖后腿的也没有,大家都很积极,都怕给奶奶耽误了病情。我妈妈说:那我和她婶子去医院照顾咱妈。小姑说她也要守在奶奶身边,照顾奶奶。我想:这可能就是孝道的一种体现吧。
说来也怪,奶奶的病也没有预料中的那么严重,住了十多天就出院了。出院后,奶奶逢人就说她的儿女们多么孝顺,多么好,奶奶一说起这事来就合不拢嘴。
现在我们一大家子人每家都在做点儿小生意,虽说挣不多少钱,可也做的顺风顺水,每个人都平平安安的,有时候还凑在一起吃个全家餐,挺惬意的,真是家和万事兴啊。
爸爸妈妈在集上也不忘帮助别人。在长山集上有一个苑城的残疾人拄着双拐经常在集上要钱。有个星期天我正好在长山集上,因为我在家闲得慌,所以我就跟着出来透透风。在大约上午10点左右,有个拄着双拐的残疾人来到我家摊位前,说:老板,帮帮忙吧!妈妈见后,急忙从包里拿出了两元钱给他,又接着说:钱不多,但最起码能买上几个馒头吃。我见后,对妈妈说:妈妈,我们今天一笔买卖还没做,他又与我们没关系,那这样,我们岂不是赔了吗?妈妈说:孩子,你怎么能这么说呢!钱不在多少,我们吃饱了,可还有吃不饱的,能帮一把就帮一把,没坏处。父母从小就教育我们要乐于助人、百善孝为先,老师教育我们要分清黑白,诚实做人、踏实做事,而将来社会会教育我们坚持不懈、不轻易放弃,知法、守法、懂法。每一天,我们都会学到新的知识。而在这一天,我对百善孝为先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我暗暗地下了决心:我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能更好的回报社会,回报国家。我会先尽孝道,再行善举,会更好地、更完美地诠释百善孝为先,努力弘扬中华美德!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作文 9
“国有国法,家有家风。”这句话人们常常挂在嘴边,但当有人问起:“你家的家风是什么”的时候,不少人都傻眼了。
在古代,家风比较普遍,不管是穷的富的,几乎家家都有家风,比如说《朱子家训》啊,《颜氏家训》啊等等。在现代,说起家风家训,很多人的回答含糊不清,但家风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是一个家的必需品,是一个家庭品德的传承,所以,家风家训,是一个家庭不可缺少的。
无规矩不成方圆,我家的家风家训,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据我观察,不外乎这三个字“孝”,“俭”,“勤”。
从小到大,父母一直教导我:百善孝为先。做人无论别的如何,但首先要做到“孝”。我爸妈几乎每个节假日都带我回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家,他们以身作则教育我。每次回家,总买一些有营养的物品带给他们,给他们买新衣服等。餐桌前,妈妈说,长辈动筷后自己才能动筷,有什么好吃的要先给长辈。爸爸平时常对我说,对长辈说话态度要恭敬、诚恳,要主动帮长辈做家务。也要求我要牢记于心,并且身体力行。
“浪费是最大的犯罪。”爷爷经常教育我,“做任何事时都要时刻记住,不得铺张浪费,浪费可耻。”他的物品总是用到极致才放弃,本着节约至上的原则。
一次,吃饭时盛得太多了,我吃不完就剩在碗里了,想要倒掉,妈妈见了,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下次一定记得要勤拿少取!”
前天,我把一本用完了的本子扔了,爸爸教导我:“纸张都是用木材制成的,现在全球树木越来越少,为了环保,一定要节约着用!这本子虽然没什么用了,但还可以用来打草,最后还可以卖掉,进行资源再利用。”
业精于勤,荒于嬉。爸爸一直教导我:“没有哪个天才是天生的,再聪明的人都要经过不懈努力才会成功。人,就是从勤奋中不断进步的。”他自己就是努力进取,考上好的大学,才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的。我也深为爸爸自豪,并常以他为榜样。
妈妈常拿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教育我,说,每个人出生时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成功与否,就取决于勤不勤奋了。爸妈的教导催我奋进,让我努力。
“孝”,“俭”,“勤”,就是我的家风家训,我一定会牢记在心并好好传承的!
中华好家风征文 10
最近我经常在电视里,广播里听到“家风“二字。“家风”在我的脑海里画了一个问号。妈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她告诉我:家风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也就是平时我们说的尊老爱幼,团结互助,谦虚礼让,为人老实,做事勤勤恳恳。经妈妈一解释我焕然大悟。
看看我的家庭,一直保留着良好的家风:“做事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孝敬长辈;待人有礼貌。”记得从小开始,妈妈就教我学会了孝亲敬长,爷爷教会了我勤劳,爸爸却教会了谦和。让我至今铭记于心。
百善孝为先,要说孝敬长辈我的家人都是我学习的榜样。那年爷爷的妈妈生病卧床不起,是奶奶不分昼夜的去照顾,奶奶虽然也已年迈,但却没有任何怨言。爷爷每天天刚蒙蒙亮就起床,为自己的老母亲准备早饭。帮老人擦身体,解决大小便。他有时累的满头大汗却从不叫苦叫累。妈妈� 在爷爷、奶奶过生日时为他们做上一桌好菜,送上最美好的祝福。我也学着他们只要有好吃的我总是先给爷爷、奶奶吃,再给爸爸妈妈吃,最后自己吃。妈妈经常告诉我:“爷爷、奶奶对你付出的最多,长大了你一定要报答爷爷、奶奶对你的养育之恩啊!”我懂了妈妈就是想让我做一个孝顺的孩子。我有时看着爷爷、奶奶累了就会为他们捶捶背,揉揉肩。
每逢来客,我都会看到父母满脸挂笑,落落大方接待客人。在他们的影响下,每次我在路上遇到熟人都会主动打招呼。家里来了客人我就学着妈妈的样子给他们倒水,找水果。大人们经常夸我是个懂事的孩子,每当听到这样的话我这心里美滋滋的,比吃了蜂蜜还甜呢!但爸爸告诉我一定要谦虚,为人处世要谦和。我会努力的,做一名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学生。
我们良好的家风就像是太阳,空气和水一样,时时刻刻照耀着我,包裹着我,滋润着我,伴随着我。使我能够渐渐长成参天大树。
中华好家风征文 11
“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家风是一个家的道德标准,就如粮食一般。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成分,在我家里,也有家风,它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善良,有诚信的人。
小时候,每次上学之前,奶奶总爱叮嘱我几句:“孩子,到学校千万别和同学吵架,如果有人欺负你,就回来跟我说,我去找你们老师。”奶奶深怕我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老是有事没事给我上政治课,讲一些故事,教育我做事要宽宏大量,在学校要和老师同学和睦相处,不要动不动就和其他人发生冲突。在奶奶的谆谆教导下,我基本上没有和老师同学发生过矛盾。
妈妈经常教育我要诚信待人。记得有一次,我和舞蹈队一个新来的同学约好了在楼下的小广场上教她下腰,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中午却下起了大雨,本来我把这事儿忘了,一看到下雨了才想起了约好了的事情,我赶忙穿上鞋准备走,可我又想:如果我去了,那个同学没有去怎么办?妈妈问我怎么了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妈妈,她说:“你还是去吧!假如你不去,她去了怎么办?那么同学们一定 ”“好吧,我去。”到了小广场,虽然那个同学没有来,但我放心多了,因为我是一个守信的孩子。
著名法国作家罗兰曾说过:“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华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中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从而也足见家风的重要。父母的一些举动,总能影响我们。优秀的品质,就是从当中培养出来。
这就是我们家的家风,它让我从中养成了许多好品质,这样的家风,值得传扬!
中华好家风征文(精选15 12
古往今来,不论是达官贵族还是王侯将相,能世代相传经久不衰的家族,必是有严格的家风家训之家。自古以,老祖宗教导我们“百善孝为先”。忠孝传家、勤俭持家、尊老爱幼、明事知礼……这些,是家风家训的永恒主题,家风家训一直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家风家训,让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给儿女们无穷的正能量。
家风是什么?家风就是所有的父母在自己家里随时随地用言传身教所传递出来的一份信念。如何言传声教呢?孝敬长辈,爷爷奶奶家离我们较远,但逢年过节及爷爷奶奶生日爸爸妈妈总会专程带礼物回家陪他们,最近爷爷身体不适住院,爸爸很忙,是妈妈一个人照顾我们全家老小,每天接送我和弟弟上下学,还要陪侍爷爷输液、送饭。爷爷奶奶很过意不去,说太辛苦妈妈啦,爸爸工作很忙,但进门就会做家务,很体贴妈妈,但妈妈从不说累,总是笑眯眯的,她是我们家的福星,也是我和弟弟最好的榜样。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还要求我做到起居有节,守时守信,做一个对自己有担当的人;公众场合吃饭要用公筷,在家吃饭要小声交谈,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费一粒粮食;零用钱自己保管,平常做家务有奖,但是妈妈要求零用钱不能乱花,要做到勤俭节约从小事做起。不论在哪儿,遇到长辈先问好,遇事请求时,要谦恭有礼。
家训是什么?家训是老祖宗给我们留的规矩,我们能世代传承并发扬光大。黎明即起,庭堂内外打扫整洁;到了黄昏查看门户。一粥一饭,当想着来之不易;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生活上必须节约,聚会在一起吃饭切勿留连忘返。餐具质朴而干净,虽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节约而精美,虽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山珍海味。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不要图买良好的田园。这些道理粗浅易行,但在当下来看确是渐行渐远,我要紧记这些家训,严于律行,世代传承。
家风、家训是家长在立身、处世、为学等方面对子孙的教诲。这不仅是一个家族的道德规范,更是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传承!
中华好家风征文 13
一个好的家庭里就要有个好家风,家风就是家庭中或家族中的长辈,世世代代传下来的风范。家风就像家族中的顶梁柱,支撑着整个家族的发展。家风就像春雨,滋润着我们这个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
家风之中最重要的。是——信,人要讲诚信,孔子说过;“民无信不立。”一个国家的老百姓若是没有诚信,这还是个国家吗?个人亦是如此。我本来每一天都要完成妈妈布置下来的任务一天一篇日记,每天要我自己自觉完成。刚开始我每天都坚持写,可后� 直到有一天,妈妈打开我的日记本,发现里面空空如也。这下妈妈十分生气,痛骂了我一顿。我从此以后发誓不再撒谎,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家风中还有一个——勤俭,只有勤俭才能让生活过得更好。暑假里我和父母会到老家看望爷爷奶奶。一大早远远地就看见爷爷在地里干活,奶奶在门口洗菜,他们做好了丰盛的早餐。他们都那么大的岁数了,还是那么勤劳,真让人佩服。吃饭时,我们有说有笑,一不小心饭洒在了地上。爷爷看见了皱着眉头,马上拾起来拿去喂鸡了。饭后爷爷告诉我:“每一粒米都是我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不能浪费……”这一天下来我受益匪浅,人要勤俭节约,生活才能过得更好。
善,是家风中必不可少的。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这句话教育我们要善待他人,有一颗善良的心。我记得那一天,一位老婆婆一不小心摔倒在地上,因为年龄太大起不来,需要有人来帮忙,可是很多人从她身边走了过去,没人去扶。说句实话,我也没有要上去扶的念头。这时和我一起的爸爸走过去将她扶了起来。对她说:“阿姨,您以后走路小心一点。”老婆婆连说谢谢。看到这一幕我知道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善待他人等于善待自己。
有好家风才能改变一个人,让一个人受益一生。
中华好家风征文 14
寒假结束,我背着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走到教室门口,就听到同学们唧唧咋咋,好不热闹,有钱的同学炫耀着自己的新衣、新裤和新鞋:“我春节的衣服可是妈妈从国外带回来的,要3000多呢……”
“哇,我要是能有一套就好了!”同学们羡慕不已。
“哎,舒扬,我们的大班长,你的新衣多少钱?”
“一套也就500块吧!”我实事求是回答。
“这么便宜啊?我一双鞋都要1000多块!”有同学得瑟着。
听到同学们这么说,我心头一热,难为情地低下了头。但我又马上想到了外婆跟我说的故事:“60年代,外婆家里非常贫穷,五个兄弟姐妹连温饱都不能解决,有上顿,没下顿。别说买新衣裤,就是地主家扔了的旧衣裤都要想法设法省着穿,老大穿穿,补补给老二穿,接着又裁小给老三穿,直到实在补不了、改不了,才心有不甘扔掉。大冬天,没有钱买鞋,外婆只能把长头发剪下来做成鞋子,用来保暖。正因为以往的苦日子,造就了外婆现在勤俭节约的好品质。她经常教育
我:不攀比、不浪费、讲实在、讲节俭。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没有必要补丁加补丁,衣服只要整洁、干净就好,千万不要一味追究名牌,铺张浪费。”
记得有一次体育课,我摔了一跤,把皮衣给扯破了一个窟窿,回家大哭起来“妈妈,我真不是故意把衣服弄破的!”妈妈亲切地对我说:“听说有一种布贴,缝到衣服上就跟新的一样,你要试试吗?”“真的?太好了,妈妈快帮我买!”就这样,外婆帮我把动物布贴缝到了皮衣上,一点都看不出破洞,我高兴极了,还学大人自言自语:“缝缝补补又一年。”
想到这里,我自信地抬起了头:“同学们,我们现在吃的、穿的、用的都是父母给的,是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他们给我们世上最好的东西,那是他们对我们的爱,但我觉得我们节俭的`作风不能丢,要炫富,请以后花自己的钱!”
顿时,教室里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节俭是我家的家风,为培养我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节俭是我家的家训,为陪伴我健康成长。
中华好家风征文 15
老伴已六十开外了,每天还起早带晚辛辛苦苦打零工。看到她的人都责怪我“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如果当时把老婆转正,现在退休了,每个月几千块钱工资,多幸福啊。
这话还得从1977年说起。
那时,我当学校校长,我爱人在学校代课,当时有最后一批代课教师转为民办教师的机会,让不让爱人转呢?我的思想斗争很激烈,连续几天夜里睡不好觉,眼前浮现出父亲的身影。父亲对我们弟兄4人管教很严,经常教育我们要“堂堂正正做人”。他不但这么说,自己也这样做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家里再没有吃的,他从来不会到生产队仓库多拿一颗粮食。家里8口人住4间茅屋,紧靠自家西边的自留地,被村组安排给别人家做宅基地,我们弟兄4人死活不同意。村组征求父亲意见时,他毅然决然服从村组决定,没有把这片空地留给陆续快要成家的4个儿子建房。记得二弟因为没有工作,快30岁了都讨不到老婆,父亲明知只要找一个熟人就可以安排一份工作,他就是不干……这一件件、一幕幕在我脑海浮现,我决定向父亲学习,“堂堂正正做人”,把转为民办教师的份额让给了其他代课教师。我当时问爱人,将来恨不恨我,爱人反问我,谁叫我做周家媳妇的呢?周家的家风就是这样!
是的,优良的家风代代传。我女儿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学任英语教师。前年暑假有近半个月的时间,班上6名学生天天到家里来补课,女儿还忙着端茶倒水,发放饮料。我心里总不是滋味,认为女儿怎么这么浑啊,现在教育局明令禁止有偿家教,她怎么能这样搞呢?女儿看出了我的心思,骄傲地说,这6位学生学习成绩不太理想,下学期读初三了,我利用暑假替他们补课,一分钱不收,就连送来的东西我都一一退回去了。我这不是跟您学的嘛,要“堂堂正正做人”。一番话,说得我心花怒放:女儿真的逐渐成熟了,能“堂堂正正做人”啦!我很欣慰。
